二郎庙村:古韵新颜,绿满乡间
陕西大学生网讯(朱媛 屈美豪 张锦鹏)
盛夏秦岭腹地,二郎庙村风景如诗如画,青山绿水间蛙蝉交响。7月13日长安大学“青春同筑梦·聚力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此,深入二郎庙村史馆,与村民共话变迁,见证环境蜕变之美。在时光的流转中,二郎庙村以其翻天覆地的变化,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璀璨画卷。从昔日的落后小村到如今产业兴旺、美丽宜居、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二郎庙村用十几年的时间,书写了一段令人瞩目的变迁史。
产业振兴:多元发展,共织富裕网
十几年前,二郎庙村还深陷经济薄弱的困境,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生活困顿。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二郎庙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村里大力发展香菇、茶叶等特色产业,同时以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推进“休闲农业+”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先后打造出了“民心树”文化广场、欢乐农场采摘体验园、陕南茶馆、“山也居”民宿、“山也·椅子”露营地等“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利用青山绿水好“面子”赢得人气,加快多种产业融合发展补全“里子”,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山水风光,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涵盖研学旅行、农事体验等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如今,二郎庙村的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笑容也多了起来。
二郎庙村昔日建设情况
如今香菇基地、露营地特色产业建设
美丽宜居:绿满乡间,绘就新画卷
二郎庙村位于陕南,山水相依,却也常受洪水侵扰。生态受损、水土流失导致村民的生活质量难以保障。但近年来,村里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身。整治“五乱”,植树造林,河道清理,实行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清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让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绿意。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让二郎庙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交通的便利,信息的畅通,便民设施的普及,让村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质的飞跃。昔日闭塞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了连接外界的桥梁,尽展宜居宜游新风貌。
二郎庙村基础设施完善优化
乡村文明:文化铸魂,弘扬新风尚
二郎庙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忘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始终把文明乡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不断地丰富活动载体,实现道德教化润心、文化服务暖心。在长安大学的帮扶下建立了村史馆,村史馆作为记录村史沿袭、村落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村镇记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村里还注重社会治理和民风提升,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形成了“人和、心齐、风正、气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郎庙村村史馆建设
基层治理:和谐共治,共筑幸福梦
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二郎庙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加强社会治理、推进法治建设、提升村民自治能力等措施,村里实现了和谐共治的良好局面。村民们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管理,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二郎庙村成为了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庭。
二郎庙村党支部书记王书晶同实践队员交流乡村治理方式及成效
二郎庙村的变迁,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昔日的闭塞贫困到今朝的路宽景美、产业兴旺、文化繁荣、民风向上,二郎庙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奋斗史。未来,他们将继续携手并进,共绘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