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陕西学子三下乡:“源网荷储”一体,西安市乡村调研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社会实 编辑:吴梓鹏 杨灿 时间:2024-08-06
导读: 陕西学子三下乡:“源网荷储”一体,西安市乡村调研 陕西西安,8月3日,为贯彻落实 “光伏发电,照亮乡村” 理念,培养大学生能力才干,助力乡村发展和振兴。 “源网荷储一体,助力乡村振兴”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赴西北典型地区调查研究太阳能储...

陕西学子三下乡:“源网荷储”一体,西安市乡村调研

陕西西安,8月3日,为贯彻落实“光伏发电,照亮乡村”理念,培养大学生能力才干,助力乡村发展和振兴。“源网荷储一体,助力乡村振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赴西北典型地区调查研究太阳能储存及利用情况暑期社会实践团于 8月3日咸阳市小寨村和西大寨村进行实地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记录,深入了解农村地区光伏发电设施的应用现状及其对居民生活的改善。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以“光伏发电设施”和“清洁取暖设备”为主题,设计并发布了一份详细的调研计划目标是深入了解咸阳地区居民对于光伏发电设施的认知程度及其应用现状。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对调研计划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反复修订,通过照片记录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村民对光伏发电设施和清洁取暖设备的意见和建议

实践团成员系统性地调研了当地清洁供暖现状以及“煤改电”、“光伏发电”等“双改”政策的实施成效。此次调研旨在弥补过往研究的空白,通过详尽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提升对区域清洁供暖解决方案的理解。团队成员通过拍摄建筑布局照片、收集建筑设计图纸,精准掌握调研对象的具体状况。特别关注了太阳能设备的安装情况,详细记录了“光伏发电”政策的实施细节,包括政策推广范围、居民接受度及实际改造效果等。

图片1.jpg

实践团成员对当地村民居住热舒适度进行了解

除此之外,实践团成员还对“双改”政策的成果进行了了解,结合室外热环境参数监测,如占地面积,发电功率,设备损耗等,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环境评估框架。这些数据与客观监测指标相结合,为深入分析陕西关中地区清洁供暖现状、“双改”政策的实施成效以及评估居民室内热舒适感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图片2.jpg

实践团成员同当地村委会书记等人就“光伏发电”情况进行调研

在此次室内热舒适度以及“光伏发电”政策的调研活动中,实践团深入考察了多个乡村公共场所及居民住宅光伏发电设备的建设情况,根据对小寨村以及西大寨村40余栋乡村住宅调研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超过50%的村民家中早在2020年之前就逐渐配备光伏发电设备,且平均安装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即使乡村光伏发电覆盖率已经超过90%,坚持光伏一体化发展仍是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舒适度的一大必经之路,要坚持技术革新,促进乡村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图片3.jpg

实践团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进一步揭示了煤改电前后乡村建设的方式。具体而言,在“煤改电”政策实施推广之前,村民们仍依赖燃煤的方式取暖,尤其是冬季严寒时节。“煤改电”政策正式落地实施后,可以观察到,在政府的大力补贴背景下,使用太阳能发电供暖、电暖气片等新型现代化电暖设备的用户比例显著上升。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了“光伏发电”政策的实施对乡村室内热舒适建设改变和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4.jpg

实践团与当地村民合影留念

通过此次三下乡调研活动,“源网荷储”暑期社会实践团充分了解并认识到了“光伏技术”改革对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这对于乡村室内外热舒适环境的改善、村民居住幸福感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吴梓鹏 杨灿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