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荷储”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延安市进行考察与调研
为深入继承与弘扬“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全面锻炼新时代青年的实践能力,同时深刻培养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源网荷储一体,助力乡村振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赴西北典型地区调查研究太阳能储存及利用情况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4日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储能市场。
图为师生座谈会场景
8月4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张晓辉一行在延安市看望慰问了实践团队,并与实践团成员开展座谈。团队指导教师王登甲教授介绍了实践团的基本情况与现阶段工作进展,并对支撑延安建设发展相关情况作了汇报;延安市发改委能源中心副主任张涛详细介绍了延安市在新能源政策制定、技术革新及市场需求方面的最新动态,他提到,延安市正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力求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参会人员就“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及“能源高效利用”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图为张晓辉书记讲话
张晓辉向延安市相关部门为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支持和保障表示感谢。他指出,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是高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张晓辉要求全体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弘扬吃苦精神和专业精神,要结合建大“四实”校风与自身专业所学,奔赴乡村基层,不断提升勇于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知行合一、脚踏实地,充分运用自身理论知识,结合当地实际需求,为地方和区域发展贡献力量;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好预案,加强管理,守好底线。
图为张涛主任进进行有关延安市新能源政策发言
在与延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交流中,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延安市有明确的储能示范项目并已实施,在当前的能源规划中,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比例目标在20%左右,为支持新能源发展,延安市出台了多项机制。延安市“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尚处于试点阶段,已向关中地区输送小规模新能源电力。在未来五年内,延安市对新能源发展的规划重点集中在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推广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技术、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降低弃电率上。
图为王登甲老师对实践团基本情况进行汇报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传承,也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体现。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源网荷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了解到延安地区当今储能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明确了储能技术在如今国家能源利用方面至关重要的地位,坚定了刻苦钻研能源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决心。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