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探访靖边剪纸,传承非遗文化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编辑:吴楚越 郭梦珂 赵佳钰 时间:2024-08-25
导读: 每当晨曦出破或是夕阳斜照,在古老的街巷、边缘的村落,又或是都市的一隅,在红纸翻飞的瞬间,千年的智慧与匠心悄然绽放,绘就出一幅幅炫彩多姿的图案。这便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剪纸。8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赴陕西各县“匠心传艺,薪火...

每当晨曦出破或是夕阳斜照,在古老的街巷、边缘的村落,又或是都市的一隅,在红纸翻飞的瞬间,千年的智慧与匠心悄然绽放,绘就出一幅幅炫彩多姿的图案。这便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剪纸。8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赴陕西各县“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活动团来到榆林靖边县进行剪纸艺术的实地调研采访,希望对非遗艺术剪纸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此更好地宣传剪纸艺术。

图片1.png

图为实践团部分成员与剪纸艺术传承人合影

剪纸艺术源自民间,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以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作为媒介,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细腻镌刻进方寸纸张之间。

图片2(1).png

图为剪纸传承人作品

实践团成员们对剪纸艺术传承人郭佩珍奶奶与马连军老师进行了采访。郭老是一位伟大的剪纸艺术家,她出生在战火硝烟之中,成长过程颠沛流离,受尽生活的煎熬。郭老并没有向苦难低头,而是在其中汲取灵感,凭借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创造出一幅幅伟大的剪纸艺术品。

图片3.png

图为实践团部分成员对剪纸艺术传承人进行采访

郭老儿子马连军老师负责给我们讲解。他向我们展示了郭老的一些作品,讲述了每一幅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与美好寓意。眼前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让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得到了净化,每一个画面都极致精巧,栩栩如生到可以与画作相媲美。每一副剪纸都极其细腻,其线条之流畅、图案之精致、色彩之纯粹,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似乎都被赋予了生命与灵魂,展现出一种超乎想象的灵动韵律,让我们在惊叹之余更添一份沉醉与向往。无论是花鸟鱼虫的自然之美,还是人物场景的生动再现,郭老都能将每一个细节刻画的栩栩如生,线条宛若游龙般流畅,却又井然有序没有丝毫杂乱。当我们凝视这些艺术品时,仿佛能够感受到郭老当年创作时指尖的温度,聆听到内心的声音,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坚守,从而产生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图片4.png

图为马连军老师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剪纸作品

剪纸艺术承载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剪纸艺术是一项重要而深远的任务。在传承剪纸艺术的征途中,实践团队认为大众不仅是守护者,更是传播者与创造者。每一把剪刀的舞动,都是对过往岁月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携手并肩,将这份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的剪纸艺术,如同薪火相传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照亮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 吴楚越 郭梦珂 赵佳钰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