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学子三下乡:挽中华非遗,寻妇女力量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余梓鑫)为全面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采,提升公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并更好地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月23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及外省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商洛市开展妇女非遗调研活动。
图为茶叶工坊负责人介绍非遗
实践团到达了商洛市商南县双山茶叶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在参观途中,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商南茶叶的起源,张淑珍以毕生心血将中国茶树适生区由南向北推进了300多公里,由此诞生了商南茶叶。商南县手工制茶手艺不仅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蕴含着妇女从业者夜以继日的艰辛,而其中工艺包括选料、堆放、杀青、清风、初揉,初炒、做形、超毫、拣剃茶末、烘焙等十二道工序,更好保留了茶叶天然的风味,因此形成了商南茶“香高、味浓、耐泡”的显著特点。
图为商南双山茶叶基地研制的茶叶
此外,实践团采访了商南双山茶叶基地负责人薛艳老师,询问了一些关于商南非遗工坊发展中的问题。薛艳老师谈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年轻人从事茶叶制作的比例越来越低,而农村妇女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结合当地情况成立了制茶非遗工坊。每到清明时节,采茶人员高达上千人,家庭妇女占其中相当一部分。发展中的困难还是参与度积极度不高,年轻人对于传承制茶手艺兴趣较低。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商南双山茶叶基地负责人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对手工制茶非遗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深刻感知了妇女非遗从业者对其的付出,领会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明晰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实践团表示,成员们将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宣扬,为传承非遗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代青年应不断挖掘为非遗中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