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学子三下乡:语言沟通新桥梁 社会振兴新动力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尉健平)为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新开展特色分明、形式多样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8月12日至8月19日,实践团成员前往恒安永道财务管理(西安)有限公司,开展了主题为“语言沟通新桥梁,社会振兴新动力”的“三下乡”普通话宣传活动的。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公司成员的普通话水平,加强语言交流,促进工作交流。
处理数据,宣传制定
8月16日,实践团成员结合前几日调研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总结,并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决定制定相对应的宣传推进普通话的方案。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企业负责人制定宣传方案
为什么要说普通话?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使用全国通用的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才能在保证交际顺利,信息、政令畅通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实施宣传,加强学习
8月17日至8月18日,实践团成员在企业负责人的帮助下,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口语进行纠正以及辅助学习,加强了对方言的规避,同时也结合企业负责人,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方案与计划。
图为企业工作人员在加强普通话的学习
普通话学习的基础主要是三部分,分别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语音需要大家从基础拼音入手,掌握字母发音;词汇和语法需要大家从大量阅读中实现,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实践学好普通话。
我国有各种各样的方言,不同地区方言有着不同的特色。大家要解决的就是平翘舌、前后鼻音等相关问题,需要对症下药,不断进行发音纠正,基本方式是音节和词语训练,音节训练可以对声、韵、调进行分解训练,词语训练还需要掌握正确读音。
强化训练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主要是多听、多想、多读、多说。听是进行音节、词语的基础训练,一定要多听一听标准的语音,锻炼自己的听觉,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家朗诵等。多想自然是需要在不断训练过程中,及时分析自己的错误点,并及时纠正。多读可以是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书籍、报纸等,培养普通话语感,及时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词汇等。多说是需要我们多多实践,从简单的交谈开始,不断进行说话训练,争取掌握一口标准普通话。
活动总结,圆满完结
8月19日,在企业负责人的帮助下,实践团与企业领导对本次普通话宣传活动进行了验收,本次普通话宣传活动圆满完结。
图为实践团部分成员在企业合影留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助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