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交学子三下乡:非遗传承在秦腔,歌声嘹亮铸辉煌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编辑:王家明 时间:2022-08-06
导读: 为落实文化自信,积极相应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7月29日起,西安交通大学“秦声停云”实践队前往西安,宝鸡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将线上问卷与线下重点访谈方式相结合,充分认识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群体...

为落实文化自信,积极相应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7月29日起,西安交通大学“秦声停云”实践队前往西安、宝鸡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将线上问卷与线下重点访谈方式相结合,充分认识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群体对秦腔的了解程度与态度,不断发掘秦腔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通过与戏曲从业人员交流,探寻秦腔传承创新的新途径。

线上问卷,深入群众

秦腔,作为一脉主要流传于西北地区的地方剧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至少在明代中叶已经形成,自此广泛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秦腔艺术和八百里秦川大地上的水土风貌息息相关,是三秦大地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7月29日,团队开展线上问卷调研活动,围绕秦腔的宣传普遍程度以及调研对象的态度两个中心点,经过查找资料,形成大纲,最终删改形成总计24题的问卷,经过5天的分发统计,总计获得有效问卷252份。


图1-受访者对秦腔的感兴趣程度.jpg

仅少部分调研对象表示对秦腔有很浓烈兴趣并经常关注,更多的人则表示对于秦腔态度一般,是偶尔关注,了解不多,只是听过一些秦腔曲目或唱段的名称。但也有部分调研对象直接表示对秦腔没有兴趣。在谈及不感兴趣原因时,他们认为唱腔形式和戏曲内容有一定欣赏门槛,可能拉大了与他们的距离。

图2-受访者对秦腔不感兴趣的原因.jpg

鉴于很多人对秦腔了解不多,问及原因时,过半的调查对象认为是缺乏宣传和深入了解机会。如果不多加关注,他们无从得知秦腔演出安排。而对秦腔有基础了解的调查对象表示,现在仍然是通过传统媒介,比如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或他人讲解来加强对秦腔的认识。互联网在这方面并未起很大作用,受不感兴趣的影响,信息传播比较有限,即使创建秦腔主题网页,约半数调查对象表示不一定会主动点击了解。

 图3-受访者对秦腔的总体态度.jpg

同时,针对秦腔的宣传问题,半数调研对象认为秦腔的社会宣传力度一般,通过网络宣传平台、与影视节目等产业相结合或者开展免费的宣传演出、利用有创意的广告或展板来宣传可能更利于接受。假设有一天秦腔彻底消失了,约93%的调研对象对此表示遗憾,并希望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为保护传统文化奉献力量。

走进博物馆,与名家对话

针对线上问卷调研分析所显示出来的问题,团队成员前往陕西秦腔博物馆,发掘秦腔蕴含的文化价值,同时与馆内志愿者及教师进行对话。为了解博物馆的大体情况,团队采访了带队志愿者,志愿者陈同学为首先团队简要介绍了博物馆的创建与展品。博物馆以文物史料的静态展示为主,馆藏文物包括印刷刻板工具,原民众剧团的剧装、道具,以及四路秦腔脸谱等。对于团队问卷所显现的秦腔在年轻群体中境况的问题,陈同学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与团队成员交流看法,陈同学指出,传统戏曲的内容与表演形式距离年轻人的生活较为遥远,“不喜欢”的原因大都是“不了解”,自己作为戏曲社的一员,也在与社员共同努力改善这一境况。随后,陕西戏曲研究院教授杨传贤带领团队参观博物馆。

图4-秦腔剧本.jpg

馆藏秦腔剧本

图5-秦腔演出服饰.jpg

秦腔演出服饰

杨传贤教授带领团队参观了一楼展馆,向团队成员简要说明了秦腔演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如唱腔、服饰、乐器、演出地点、时间安排等。并以秦腔脸谱为重点,从勾画脸谱角度,向团队讲解了脸谱的画法,秦腔脸谱与京剧,川剧脸谱在眉眼花纹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也向团队阐述了秦腔不同戏剧种类之间音乐文化差异和语言文化差异。

图6-秦腔脸谱妆容以及头饰.jpg

秦腔脸谱妆容以及头饰

针对团队问卷所显示的问题,对于秦腔的现状,杨教授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观众口味的变化,传统戏曲的受众正在流失,不仅是秦腔,实际上其他地方剧种也面临着这一问题。面对传统戏剧在年轻群体中不受欢迎的境况,杨教授为团队成员阐述了传承与创新之间相互协调的观点,并以戏曲研究院的工作做以例证:在今年的6月10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和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联合招生培养青年戏曲学员,为陕西戏曲艺术培育新一代传承人,以加强秦腔在年轻群体间的传播。 在谈话的最后,杨教授对实践团队的努力表示期待。

秦声嘹亮,我们在路上

图7-实践团队成员合影.jpg

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秦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秦腔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戏曲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它深刻诠释了汉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西安交通大学“秦声停云”实践队成员,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抓住机遇,贡献力量,主动了解并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些传统艺术,真正做到树立文化自信,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不断发掘传统剧种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通讯员 王家明)

责任编辑: 王家明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