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晨露三下乡:支农助农播种希望,支教助学点亮未来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兴产业,强教育,延安大学晨露三下乡第四支队的学子远赴咸阳市淳化县上坳村开展助农支教调研活动。
育人树苗筑梦想,夏日支教暖人心
本次支教活动对象是淳化县上坳村的一至九年级的留守儿童,经过成员们的讨论,支教队员安排了七种课程以及作业辅导。本次支教目的是让孩子们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敢做梦、敢追梦!
七月十八日是延安大学晨露三下乡第四支队支教活动的第一天。早晨,沐浴着阳光的孩子们求知若渴地走进教室。小中大班的所有孩子在团队成员的耐心安顿下,成功开展了两节课的作业辅导以及课程教学。下午,孩子们继续在团队成员的热情带领下开展了视野扩展及特色舞蹈的兴趣课程。
即使教学环境艰苦,教学条件有限,孩子们仍旧学得乐此不惫。而这一切秩序井然的教学背后都离不开每位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的辛勤付出。课前,团队成员积极备课。课上,团队成员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课后,团队成员一对一地将学生交到家长手中。
大学生支教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同胞间的关爱与祖国对乡村地区的扶助,使乡村地区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感受到最诚挚的关心。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孩子,为了那些农村里的孩子能够更好的学习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本次社会实践也让晨露三下乡第四支队团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社会生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地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艺术点缀生活,文化净化心灵
“我站在草原望北京,青青山岗心旷神怡”,热闹的音乐和杂着摇曳的舞姿,上坳村村委会一片热闹祥和之景,村民们闻声纷纷赶来,她们表示在上坳村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热闹之景象了。所以都很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广场舞的活动中来。于是傍晚的广场舞活动便成为了村民们与支教队共有的默契,晚饭过后的酣畅淋漓洗去了人们一天的疲惫。
除此之外,支教队还将文艺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穿插到每日的日常教学当中。一些同学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用稚嫩的童声朗诵着一首首诗篇,去歌颂祖国、感恩父母、鼓励自我;有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跟着老师学习酷炫的舞蹈动作,在绚烂的舞姿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怒放的青春与生命。支教队的队员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幸福感和成就感,这对于本次支教服务活动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巍巍嵩山绿荫,浓浓文艺气息。晨露三下乡第四支队秉着“心中有绿,脚下留青”的信念,期盼在上坳村这片土地上播撒下更多的种子。
青年用直播传递乡村振兴时代之音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落实“扎根老区,艰苦奋斗”的延安大学办学理念,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7月16日,延安大学晨露三下乡第四支队来到了咸阳市淳化县上坳村,利用抖音直播带货的方式,扩大上坳村苹果、中草药鸡蛋的“熟知度”,以实际行动帮助村民销售特产,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直播进行了一小时左右,首次直播便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直播过程中,队员们绘声绘色地讲解各种农产品的特色,通过产品展示、现场试吃以及与直播间的朋友们友好互动三种方式,让大家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产品的特色优势,从而推动该地产品的向外发展。
实践团聚焦乡村振兴,以理论为指导,从实践出真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及强大功能,宣传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绘就全面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