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在乡村振兴中续写青春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各方力量,强化协作配合,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深入探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新农村发展情况,响应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暑假我院“扎根乡村沃野,擎画振兴蓝图”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沃野,在乡村振兴中续写青春之花。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康敏婷 提供
实践团成员于7月17日来到了星火村党群服务中心,对星火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元元和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刘龙进行了专访。实践团通过本次采访,了解到星火村通过因地制宜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途径,以及各色乡村振兴新举措给当地居民带去的新生活、新变化,探索五台街道依托秦岭生态资源,通过完善乡村规划、培育特色产业、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刘书记谈到星火村具体是如何因地制宜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时回答道,
对于星火村的发展,从整体而言,首先树立了保护环境的意识。以禁牧为例来说,现在村民都注重保护植被,而不是让牛羊把草根子都吃光破坏。村支部也在向村民宣传保护秦岭、不碰红线的思想,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没有上升到整体保护培育的高度。所以村内从街办到村到巡山划分为四级,严打乱搭乱建、乱砍乱伐等破坏环境行为。其次是打通生态旅游和产业发展的壁垒。希望通过"绿色生态康养”的具体措施和规划,推动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借助生态资源助力产业发展,把乡土风貌、绿色发展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星火村采访党支部副书记刘书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康敏婷 提供
实践团成员于7月17日下午来到了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对石砭峪新村党支部书记董乃会进行了专访。在问到村内产业发展时,董书记侃侃而谈,自豪且细致地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村内产业发展现状。董书记说村以实现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鼓励群众参与创业创新,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村党支部致力于优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继续发挥石砭峪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平台作用,发展精品民宿、温泉康养、中华蜂养殖、羊肚菌、铁皮石斛、高山菜籽和精品果蔬种植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在这其中不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比如最初资金不足,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但作为本村的党支部书记,一直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带领我村村民把这五项特色产业做到从无到有到强,就是不间断地去尝试。最终,在2020年被评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并在2021年被授予‘西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