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学子赴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徐骏尧 时间:2023-07-28
导读: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可可托海精神 ,长安大学赴新疆乌鲁木齐“路网纵横边疆情,交通强国公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 3 日前往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 国家矿山 公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可可托海精神,长安大学赴新疆乌鲁木齐“路网纵横边疆情,交通强国公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3日前往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image.png


可可托海三号矿脉


三号矿坑是英雄矿、功勋坑,她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不仅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后,被对方点名要用该矿矿产还债,最终为国家偿还了总债务的40%左右,在国家最困难的事情担当重任,而且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稀有金属等物质基础。

聆听红色故事,寻访红色足迹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可可托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可可托海矿区成为新疆首个国家级矿山公园,后来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变成了这里的底色,激励着可可托海小镇不停歇地向前走。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本科生五个党支部的党员代表在此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在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书记张吉宁的零式下重温入党誓词。此次的党日活动有利于让实践队的队员深刻领会红色基地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铭记矿区工作者的英雄事迹,传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

image.png

实践队在三号矿脉前开展党日活动


走入矿洞深处,领会矿工精神

  迈着坚定的步伐,实践队的成员们做好安全措施踏入了阿依果斯矿洞,矿洞内极其寒冷,潮湿,巷道岩壁上清晰可见凿岩痕迹,队员们对矿工们一点一滴凿刻出的伟大工程生出敬仰之情。“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已然深深印刻在了队员们的心中。

“一切都是挑战,但没有人想过放弃。”曾参与矿脉勘测的第一代矿区工作者李庆昌回忆那段往事眼里噙满泪水。1960年,中国处于困难时期,前苏联却撕毁协议,并要求中国限期偿还外债。全国进入自新中国成立后前所未有的极端困难时期,可可托海矿区随即展开了“保出口大会战”,偿还外债。当时的生产技术落后,条件很艰苦,要在缺乏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可可托海人一边组织研究相关技术,一边用最原始的工具开采矿物。无数人在冬天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环境中,靠一锤一镐、肩挑手提,完成了生产任务。

image.png

实践队进入矿洞深处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此次的实践学习让团队成员了解了祖国边疆震撼人心的伟大故事,深刻理解了可可托海的伟大矿工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地质六队回信中强调的,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image.png

实践队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 徐骏尧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