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守汉水非遗,促乡村振兴——西北政法大学赴汉中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社会实践稿件 编辑:柳豪 李亦铖 张子阳 时间:2023-08-02
导读: 守汉水非遗,促乡村振兴——西北政法大学赴汉中暑期社会实践 【关键词】 西北政法大学 黄酒 汉中 社会实践 非遗产品 产能赋新 为 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汉中文旅...

守汉水非遗,促乡村振兴——西北政法大学赴汉中暑期社会实践

【关键词】 西北政法大学 黄酒 汉中 社会实践 非遗产品 产能赋新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汉中文旅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真正助力全省万亿级文旅产业发展和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7月25日至30日西北政法大学赴汉中市洋县谢村黄酒非遗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三秦学子陕西行汉中站”专项实践团)来到汉中市、洋县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部分  听党话跟党走,响应号召向前看

为更好地了解当地针对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及创新创业等具体项目内容的政策支持,团队首先到共青团洋县县委进行报到。团委书记赵子凯为团队成员讲解了洋县团委的工作职能以及在青年工作上面的重视力度和年度计划,向团队介绍了洋县团委近年来在“返家乡”“青志联动”“青企联动”等各类青年活动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赵书记要求:实践团队要紧跟时代导向,用科学的方法调研谢村黄酒,宣传谢村黄酒非遗文化,用真学实干为家乡产业振兴贡献力量,要充分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三下乡”的风采。

柳豪、李亦铖同学就洋县团委“青年驿站”的建设、大学生兼职团干、返家乡实践活动等方面同赵书记进行交流。1.jpg


第二部分  领略洋县非遗文化,赓续黄酒传承精神

更好学习非遗文化、领略黄酒悠久历史,团队首先走访洋县图书馆在洋县图书馆馆长郭涛、副馆长焦武的带领下,大家阅读了谢村黄酒相关县志,团队成员柳豪、李亦铖向与会方汇报了项目具体内容。

此外,团队成员也调研洋县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图书馆针对乡村留守儿童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团队成员龚抒行、张子阳就发展基层乡村公共服务、通过精神文明促进乡村振兴的方式路径问题等做出交流,表态作为青年大学生一定会肩负起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使命 2.jpg

4.jpg5.jpg

6.jpg


 

接下来团队来到洋县“三馆一中心”的非遗文化产业馆,深刻地领略了洋县的文化底蕴。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负责人,西北政法大学潘姓校友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黄酒的制作流程、工具,传统店铺和历史沿革。此外,团队调研了洋县其他种类丰富的非遗作品,有悬台社火、土布纺织、灯影雕刻等,团队成员段洁蕊、龚抒行就非遗人才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相关情况与潘学长进行交流,并表达了对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美好祝愿。7.jpg


有感于洋县丰厚的文化资源及悠久的历史,同时,也为更好地佐证洋县黄酒的发展历史,在参观完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后,团队成员走访调研了洋县文博馆。

洋县文博馆馆长陈国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洋县博物馆镇馆之宝——西周青铜器牛觥,该文物是古老的盛酒器,是洋县酒类文化历史悠久的佐证。成员李亦铖、张子阳就牛觥与牛樽(省博馆藏)作为酒类盛酒器的差别与陈馆长进行探讨,成员柳豪就洋县文博馆的发展现状进行相关交流。

陈馆长对当代大学生提出希望:要用青年人的力量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者、传承人,鼓励实践团队积极为家乡代言,要做好大学生文化传承交流的时代新人。11.jpg

14.jpg


最后,团队来到谢村镇人民政府,邀请到市监所所长杨涛、镇团委书记刘昌东为大家讲述了当地黄酒起源、历史故事、黄酒传统酿制工艺手法、食品安全鉴定流程等知识,并在当地家庭式黄酒作坊进行了参观、饮用、研学。15.jpg

16.jpg

17.jpg


第三部分  探访黄酒厂商,议当下展宏图

为明确谢村黄酒在产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团队在洋县团委的安排下来到陕西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调研,受到了热情接待。在公司副总裁、副总经理吴东平等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秦洋酒厂的生产厂区,更为深入地了解了谢村黄酒乃至整个酒品行业的产销状况。

18.jpg


在厂区展示厅,吴东平总裁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谢村黄酒的由来、成名过程和原因及其现状,用生动具体的描述向成员们呈现了谢村黄酒的“前世今生”。


20.jpg

 

在游览生产厂区的过程中,团队各成员通过吴东平总裁的讲解和自身的观察,学习原粮获取、制曲、浸米、蒸饭、加浆、摊晾、发酵、压榨、储存等黄酒制作的各个环节的知识,熟悉黄酒的分类与饮用方法。

21.jpg


随后的问答环节,吴东平就团队成员柳豪、高亚等提出的关于企业营销措施、现下发展状况、未来展望等一系列问题逐一耐心解答,使团队成员在进一步了解黄酒产业、企业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黄酒产销是一门“大学问”。25.jpg


 第四部分  不忘初心重实践,踏实肯干求务实

为深度体验当地乡村振兴中绿色有机产业的发展成就,团队来到陕西粮农西瑞菜籽水稻绿色种植基地进行参观考察。此外,还走访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距离地领略到了朱鹮的美丽与生机,深刻领悟到人与自然文明和谐思想的核心内涵。

在此,团队广泛开展了线上问卷星和线下街头相结合的调研活动,并获取了一定量的可靠数据,更好了解到了公众对谢村黄酒的知情度和参与度。30.jpg

 31.jpg

第五部分  促成地域各级联动,谱写青年实践篇章

思想引领行动,政策指引方向。在后续实践环节中,团队为汇报调研成果,并就实际调研困境寻求解决途径,成员柳豪、李亦铖、张子阳、龚抒行四人先后拜访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共青团汉中市委等相关职能单位,向文旅局宣传部科长杨宽、市团委李睿同志对于本次实践活动的具体进展、活动安排,调研成果和预期规划进行了汇报展示,并就相关问题现场咨询。

杨宽指出:乡村振兴类实践是一项具体的工程,要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社会调研就是要深入田间地头,就是要进入生产一线。黄酒产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黄酒是粮食的精华,好粮食、好工艺才有好产品,要求团队在后续环节中从选种、酿造、发酵等关键点出发,宣传汉中文化传承、精神风貌、建设成就。

李睿同志从“安全维度”“日程安排”等方面指出:安全是一切调研实践的底线,团队成员要自觉树立安全意识、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近来的阴雨天气给调研、走访、实践等户外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团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优先保障安全,合理安排活动日程。

李睿强调:谢村黄酒助力当地农民增收是古已有之的古老产业,团队成员一是要学习历史、汲取宝贵经验;二是应当把握时代脉络,顺应互联网+发展热潮,为更好弘扬非遗文化、更好赋能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至此,团队本次“三秦学子陕西行汉中站”专项实践活动实地下乡调研行程正式结束。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非遗文化的追寻之旅,也是一次谢村黄酒的研学,更是一次精神上的“补钙”。以团队成员为代表的三秦学子定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探究二十大精神,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助力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奋斗不息,青春不止,短暂的“三下乡”不是终点,青春的脚步永不停歇,让我们牢记领袖嘱托,聆听和跟随伟大时代的主旋律,践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梦想,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勇于实践,服务基层,将所学所想用于祖国复兴伟大实践中,不负韶华,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附:

 

一、实地调研成员名单

柳豪  李亦铖  龚抒行  张子阳  高亚  段洁蕊

 

二、报道素材分工

视频剪辑:柳泽欣

文稿提供:柳豪 李亦铖  张子阳

摄影:龚抒行 高亚 段洁蕊

 


责任编辑: 柳豪 李亦铖 张子阳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