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张莉莉 时间:2023-08-02
导读: “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南昌城头的枪响,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从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再到解放战争的弹雨硝烟,一路走来,真的很难。”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中写到的。为了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先辈伟大的精神,陕西理工...

“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南昌城头的枪响,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从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再到解放战争的弹雨硝烟,一路走来,真的很难。”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中写到的。为了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先辈伟大的精神,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汉中市汉台区蚂蟥沟进行调研学习。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是那些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才造就了今天美好幸福的中国。

                              图为蚂蟥沟广场的照片 张莉莉摄

重访川陕革命根据地,追忆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界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大苏区。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调研学习,重温了那段光荣历史事迹,在领走之际,我们在红色文化广场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决心,艰苦奋斗,努力学习,为祖国为社会增添光彩。

图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图片 张莉莉摄

重走红军长征路,追寻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继承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参观完川陕革命根据地,我们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便准备去刘光义革命烈士纪念亭和徐向前元帅停留处看一看。前往的路途陡峭,崇山峻岭,原路布满杂草,行进艰难,回想到革命先辈在那艰苦年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不怕艰苦不怕生命安危,一心向国的伟大精神,我们便觉得在难走的路也没有当年他们走的难。一路向上,团队成员用手机放着红军歌,振奋力量,一鼓作气,我们便一一探访了革命先辈走过的路。路虽难,行则至。正是这一种艰苦奋斗,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造就了如今的中国。

图为实践团重走红军路的图片 张莉莉摄

一个世纪的光影流变,记录着饱含沧桑的民族从沉沦到奋起的峥嵘岁月,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为国为民从水生火热到繁荣富强的复兴图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学习先辈的伟大精神,努力学习,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精神促人奋进,催人向上,牢记革命先烈路,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责任编辑: 张莉莉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