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三下乡: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广西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甘欣平 戴子强 时间:2023-08-04
导读: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柳州、南宁等地进行调研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柳州、南宁等地进行调研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做好广西工作进一步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了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模式,重走伟大领袖足迹,7月12日-20日,长安大学“青春心向党,壮美广西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先后赴广西桂林、柳州、贵港、南宁四市开展社会实践工作。

湘江之畔祭英魂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站,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12日上午,实践队开展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位于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无限哀思,实践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湘江战役纪念馆,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以及场景模拟、主题雕塑等内容,共同追溯湘江战役的“红色之路”,回顾红军战士的壮烈牺牲之举。“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精神力量。”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让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在纪念馆参观学习后,实践队拾级而上,来到纪念园凭吊广场。1934年底,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几万名红军将士拼命抵抗,血染湘江岸。实践队在“红军魂”雕塑前向烈士忠魂献花篮、三鞠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实践队员们表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必定要像红军战士一样坚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困难,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

image.png

桂北乡村探振兴

随后,实践队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才湾镇毛竹山村。沿着平整的水泥路,穿过山间的茂林修竹,一排排盖着透明防雨膜的葡萄棚涌入实践队师生的眼前。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道,“‘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如今,村子里的葡萄产业引领村民们走上了致富道路。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实践队师生走进葡萄种植基地,村民们激动地介绍,“我们一亩葡萄种植地的收入能够近万元,如今的生活大变样,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幸福的笑容时不时地浮现在朴实的脸上,“这些都要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习近平总书记!”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你们选择种葡萄这条路,一直这么走下来了,现在尝到甜头了,而且感到有奔头,那就继续发展下去,发展得更好。”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村民王德利家看望,与村民们亲切交流。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实践队来到了村民王德利家中,王德利的妻子罗玲玲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师生,并介绍了当地葡萄产业近年的发展情况。回忆起总书记到家里来的场景,罗玲玲至今仍激动不已,“总书记是那么亲切、和蔼,他对我们说,要依靠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如今,村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王德利还光荣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他们一家积极带动当地村民参与到葡萄产业的改良工作中来,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

image.png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柳江之畔,大国重器

“北看徐工,南看柳工。这里是标志性的装备制造企业,也是一家成功的国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14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柳工集团。进入挖掘机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八个大字。实践队走在参观通道上,以最直观的视角目睹了挖掘机的生产过程,组装、下料、比对……,工人们聚精会神、执着专注,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在他们的密切配合下,一台庞大而又精巧的挖掘机就展现在了实践队的眼前。

从工程案例到企业文化,从零部件模型到“超级工程”,讲解员向实践队介绍:“这些年来,柳工在智能工业互联技术、5G遥控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方面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并持续推出不同吨位的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等系列绿色电动产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柳工集团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搞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image.png

重温工业发展历史:奋楫笃行,凝心聚力

14日下午,实践队来到广西首家工业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在这里,实践队师生依次参观了“柳州工业历史馆”、“柳州企业风采馆”、“柳州生态宜居馆”3个主题展馆,感受到了柳州百年历史巨变和工业发展历程。第一辆“柳江牌”载重汽车、第一代汽油机、第一架战斗机……无数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展品让实践队员们置身于柳州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一个个民族企业的创立与崛起、一项项工业技术的投产与发展,透过一张张图片、一台台机器,实践队看到了实业报国、埋头苦干的情怀,看到了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精神,看到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魄力。

image.png

水利重器创佳话

17日,实践队来到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了解工程在防洪、航运、发电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这里有国内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位居国内前列的工作闸门、国内最大的船闸人字闸门、最独特的双鱼道,是广西建设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关键节点和打造珠江一西江经济带的重要工程。自建设以来,大藤峡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 “十六字” 治水思路为指导,致力于将大藤峡工程建设成“人水和谐、生态多样、工程壮美”的一流生态水利工程,实现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的综合利用,缓解广西电力紧张局面、解决桂中旱片缺水问题、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农业种植开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18日,实践队来到了桂平市石龙万亩富硒火龙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每当夜幕降临,我们的火龙果基地便会变成一片灯海,特别壮观!”讲解员道。对火龙果进行“催花补光”以提高产量的栽培技术,该基地的黑科技还远不止于此,在火龙果的主干下均匀铺设着一排排黑色细管,管理人员通过埋在地下的传感仪,将水肥配比好后经滴灌管输送到田间地头,在短时间内完成数千亩基地的水肥灌溉。新一轮科技革命纵深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重视科技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让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实现农村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image.png

民族团结谋复兴

20日,实践队来到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馆、穿越时空的鼓声馆、百年老物件馆等展览馆。了解三月三“歌圩节”壮族对歌等民族文化活动及壮锦织锦等民族工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广西是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同时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些年来,持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建设,奋力开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image.png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做了许多实在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把本次实践充分转化为自身知识经验,厚植民族团结融合的厚土,担起时代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 甘欣平 戴子强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