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荫泽千阳,为农为民
6月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赴韩城话剧汇演文化调研队的成员在进行开会讨论和线上交流后,为了能够让本次调研顺利进行,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宣传教育效果,大家集体同意原创话剧围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刘荫武教授的相关事迹展开。
1935年,出生于河南省尉氏县的刘荫武教授赴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留学,抗日战争爆发时,他毅然回国,就学于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40年毕业后,留校历任助教、讲师、畜牧试验站主任、副教授、教授等职,并出任农业部西北农业大学奶山羊研究室主任,是农业部、轻工业部、商业部全国奶山羊生产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刘荫武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畜牧学家、奶山羊专家,他为陕西千县和阳县的奶山羊事业奔波操劳了半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农科学子了解和学习的标杆。
经过查阅资料,队内成员抓紧时间开始了剧本的编写,在刘教授兢兢业业的一生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点滴,希望能以小见大的展示先生为农为民,鞠躬尽瘁的态度。最后,在多次的修改和调整后,我们为此原创话剧定名为《荫泽千阳》。旨在歌颂刘荫武教授爱国爱民,扎根奉献,为中国奶山羊事业以及千、阳两县发展尽心尽力的伟大事迹。在编写剧本的组员的努力下,我们的剧本也很快被呈现了出来,大家迅速敲定了角色,并且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排练环节。
在排练中,我们发现了剧本中部分不合理的地方,并在集体的讨论下做出了修改,使得最终的作品更加完整,情节更加连贯、合理,终于,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我们在王峰村的舞台上迎来了第一次正式表演。
我们的话剧主要有抗日战争爆发时刘荫武教授回国、为农民解决养羊难题、叮嘱千阳县发展奶山羊事业、向王震将军求助发展羊奶业等情节,用浅显易懂的台词,全心投入的表演向观众展示我们眼中的刘荫武教授。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分别在古城、王峰村等多处进行了话剧表演,收获了大量观众的夸赞,演员的表演是成功的、我们的剧本也同样是成功的,虽然在演出过程中出现了小的问题,但是通过大家通力合作,最终呈现了较好的结果。
有演员在演出结束后回忆道:“虽然我扮演的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角色,但是近几日的表演让我意识到: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确,一场好的话剧表演不能仅靠主角的付出,从剧本到道具,以及台上的表演和舞台的效果,以及每一个边缘角色的表现,都对整个剧本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图片1)
图为刘荫武教授(来源:网络)
(图片2)
图为调研队成员剧本编写时的讨论(摄影:高偲逸)
(图片3)
图为调研队成员正在排练剧本调研队成员正在排练剧本(摄影:王少楠)
(图片4)
图为首次表演成功后合影留念(摄影:张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