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重访来时路,见发展新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南宁实践

来源: 编辑:长风破浪 时间:2023-08-07
导读: 为了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在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的生动实践中升华爱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资环学院赴南宁实践团前往广西民族博物馆和那考河湿地公园开展...

为了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在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的生动实践中升华爱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资环学院赴南宁实践团前往广西民族博物馆和那考河湿地公园开展了为期两天社会调研,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探寻南宁发展的新篇章。

感受民族文化,弘扬民族团结

8月4日,队员们来到了广西民族博物馆。2021年4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观看三月三“歌圩节”壮族对歌等民族文化活动展示,了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这次队员们跟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感受壮美文化,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模式与保护情况,宣扬民族团结。

广西民族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取材于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而壮族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因此广西是古代铜鼓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队员们在馆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铜鼓,对铜鼓文化以及铜鼓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


image.png

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内的铜鼓


同时,队员们还参观了壮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特色服饰、物件、建筑、民俗文化,切身感受到了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体会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民族博物馆考察时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使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代代相传。”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积极成为宣扬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代言人,树立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意识,让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image.png

图为队员们观察民族特色群居


留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8月5日,队员们前往了那考河湿地公园进行社会调研。2017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宁视察了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在那考河湿地公园,习总书记留下了殷殷嘱托,强调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为新时代八桂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前的那考河药用植物园段河道沿河有污水直排口40个,水质多为劣五类,河道基本变为纳污河,加上垃圾及施工弃土堆放挤占河道,河道行洪断面狭窄,行洪不畅,经常造成上游内涝。2015年,南宁市针对那考河黑臭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全流域治理”与“海绵城市”相结合的治水理念,对那考河开展实施全流域新模式综合治理。经过治理的那考河一改从前臭气熏天的形象,焕然一新,鸟语花香,风景宜人,成为游人纷至沓来的打卡地。

image.png

图为那考河湿地公园内的花海


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那考河的治理历程和治理措施。对比治理前后的面貌,欣赏着现在的绿意盎然,鸟语花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大家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地球是我们共同家园,任何牺牲美好环境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image.png

图为队员们观察水质状况和植物生长状况


image.png

图为那考河湿地公园内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字样的石块


投身社会实践,感受祖国发展

通过本次社会调研,队员们对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今后将积极投身于宣传与弘扬民族团结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出青春力量。同时,队员们表示,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走入社会,在社会调研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树立坚定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与决心。

image.png

图为队员们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前的合影


image.png

图为队员们在那考河湿地公园前的合影

责任编辑: 长风破浪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