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2023年“执灯觅影·保护非遗”实践活动
为了探寻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皮影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执灯觅影·保护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的华州皮影205库文化创意园,在这里我们欣赏了许多惟妙惟肖的人物皮影作品,以及恢弘瑰丽的场景皮影,领悟到了皮影的其中蕴含的匠人精神和历史意义。
图为实践团赴华州皮影205库文化创意园合照
皮影历史 皮影戏作为一种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起始于汉,兴于唐代,成熟于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称的上是我国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瑰宝。皮影艺术是我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承载了历史和智慧,展示了人类创造力与手工艺的完美结合。如此富有魅力的文化不应遗落在历史中,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让它也紧随新时代的潮流,展现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团学习皮影表演形式
皮影形象 华州皮影205库文化创意园中展示的一件件皮影作品,从传统戏曲角色到民间流传的传奇人物,每一个影人都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致入微的雕刻纹理都令我惊叹不已。当那一个个神采奕奕的影人再次浮现脑海,我仍不禁为它们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色彩而深深着迷。我深感这背后老一辈皮影手艺人的严谨与专注,折服于他们那对皮影的深沉的爱,由衷赞叹老艺术家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工艺技巧,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和智慧。每个皮影角色都经过老艺人一笔一划精心设计,才能呈现出如此细腻又深入人心的面部表情、曼妙姿态。当我慢下来,静静地观赏这些作品时,我仿佛自己置身于那些故事里,我看到它们在灯影的世界里饰演它们的人生,亦丰富而独特,那是它们的世界。皮影作品的形象,以及不同角色都承载着丰富的人性和情感,透过灯影,我能感受到它们所传递的情感和蓬勃的生命力。
图为华州皮影205库文化创意园部分皮影作品展示
图为华州皮影205库文化创意园外国皮影作品
匠人匠心 皮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之繁琐,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老一辈艺术家的耐心与细心。一副好的皮影作品至少需要八个的制作步骤才能完成,分别是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烫平以及缀结。其中镂刻是最考验手艺工作者的心境和刻工,雕刻者需要在薄薄的皮革上娴熟的使用刻刀,结合美术功底和雕刻技巧,一点一点勾勒出丰富多样的人物角色。皮影制作过程中有一独特雕刻手法,华州区老艺人的总结为“推皮走刀”,这种技法与艺人的经验相结合,无论是宫娥、仙女、英雄还是妖魔、鬼畜,都能展现的活灵活现。皮影敷彩也有其独特的意义,不同的色彩往往对应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与身份地位,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虽只采用五种颜色,但上色后的皮影作品在灯下却层次分明,整体色调浑厚沉着,表演时让人眼前一亮。
图为实践团与讲解员学习和交流皮影制作过程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皮影艺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之道。这种传统艺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一种舞台表演,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精神传统的延续。皮影艺术融合了音乐、戏曲、故事和民间文化,通过艺术的形式来传递人们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传承这样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演艺的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通过观赏皮影作品和演出,我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传统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嘴边,更应牢记在心间,它们也应注入新的血液与力量,成为时代的见证者。此次皮影学习活动让我重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主动了解皮影文化,去切身感受这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传承和弘扬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