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实践总结 >

青春筑梦黄河畔,共绘生态新篇章——走进闽宁镇园艺村

来源:“贺兰孕葡·黄河润疆”调研队 编辑:莫海斌 时间:2024-08-12
导读: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黄河如一条巨龙蜿蜒东流,滋养了华夏文明,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2024年8月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贺兰孕葡·黄河润疆”...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黄河如一条巨龙蜿蜒东流,滋养了华夏文明,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2024年8月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贺兰孕葡·黄河润疆”调研队,肩负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保护治理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的使命,踏上了前往银川市闽宁镇园艺村的实地考察与调研之旅,用青春的力量为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贡献智慧与热情。

“金沙滩”闽宁镇

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新镇。自1997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对口扶贫协作以来,闽宁镇从一个贫瘠的“干沙滩”发展成为如今的“金沙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贫到富的巨大转变。闽宁镇总面积约210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多人,其中回族占多数。这里的特色产业包括设施农业、酿酒葡萄种植、文化旅游等,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园艺村的特色与发展

园艺村是闽宁镇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在设施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自2019年起,园艺村开始大力发展设施温棚园区,现已建成97栋温棚,主要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西红柿。这些温棚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还显著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例如,村民刘玮通过种植西红柿,一年收入可达16万元。

园艺村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在于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村里为种植户提供了“保姆式”服务,包括农资购买、农产品销路以及农业技术指导等,确保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园艺村的成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成功,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村里通过科学的农业管理和生态保护措施,确保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例如,村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保护了土壤和水源。此外,村里还建立了完善的灌溉系统,利用黄河水资源进行高效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乡村振兴的典范

园艺村的发展模式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服务,园艺村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还促进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园艺村将继续探索和推广这种发展模式,为更多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然而,长期以来,黄河流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和治理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流域综合治理能力等。

闽宁镇的生态保护措施

闽宁镇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闽宁镇有效减少了农业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此外,闽宁镇还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这些措施,闽宁镇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贡献了力量。

青年力量的参与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青年力量的参与至关重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贺兰孕葡·黄河润疆”调研队正是青年力量参与生态保护的典范。通过实地调研和考察,调研队不仅能够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现状,还能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治理建议。青年人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还能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调研,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园艺村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显著成效。他们也被当地村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深深打动。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因此,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回学校,用专业知识为园艺村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闽宁镇和园艺村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通过深入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我们不仅要保护好黄河这一母亲河,更要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莫海斌)

责任编辑: 莫海斌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