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者,智慧相伴
手机冲浪、网上支付、线上购物……智能终端发展日新月异,这些看似便利的现代生活方式,却成了很多老年人的生活羁绊。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化时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郭管村村助组建了一支“关爱老者,智慧相伴”的大学生志愿队走进杨凌区五泉镇郭管村。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当地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让科技发展的成果造福农村大地。
3月2日下午,志愿队抵达郭管村村委会,村主任郭海平对志愿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指出:“村里常住人口大多数为老年人,大部分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人们遇到什么网络问题,也没有年轻人能指导一下。”在郭主任的带领下,大学生志愿队员对村里老人进行入家入户指导。
志愿队队员耐心细致地指导老人如何开关机,调整音量,发送短信,调整字号等基本操作。特别是微信常见功能使用,如何与亲人视频通话几乎是每个老人都会问到的问题,部分老人还对表情包和红包感兴趣,给好朋友发一个笑脸,给小辈一个红包,极大拉近了亲友距离,也拉近了“数字鸿沟”。针对部分隐私问题,志愿者用自己的手机进行示范,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老人隐私,真正体现了尊重与关爱。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老人们使用智能机明显得心应手了许多。
此外,在指导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志愿队还发现一部分老人的信箱里有很多诈骗信息。这对于不了解网络的老人来说存在很大财产安全隐患,志愿队员发现情况后马上给老人进行删除和讲解,并科普了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如刷单中奖,冒充家人,冒充国家机关等。志愿者吴吉才还热心地帮老人下载国家反诈APP,看着老人们露出的微笑,他表示能为农村现代化做出贡献,为农村老人做实事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高达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5.4%,我国已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这部分人群在数字服务方面的需求不应被忽视。郭管村作为典型的老年聚集型村落,创造对老年人友好的数字环境,不仅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还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数字惠老”工程的典范。
参与活动的一位老人高兴地表示:“我以前总觉得智能手机很难用,不敢去买,不敢去用,现在在这些大学生的指导下,我才感受到它的方便与快捷,并没有那么难。”另一位老人也表示:“这群年轻人很有耐心,也很热情,欢迎以后常来。”郭管村的村干部们也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举办得很成功,大学生们用实际行动将所学知识回馈社会,传递了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展现了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大家对志愿队的行动表示赞扬,肯定了青年学子关心社会,建设三农的情怀,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可以经常开展,造福村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