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五位一体构建新乡村 西农学子你我在行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8-25 浏览: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22年8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乡情调研团前往山西省绛县冷口乡,通过发放问卷、采访村民、文献搜集等方式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情况。

image.png

产业兴旺富万家

冷口乡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载体,沿中条山,以宋东村500亩、东冷口村500亩连翘为主,套种柴胡、黄芩,带动宋西、郭堡、乔堡等村中药材种植,形成质优效佳的“道地药材”,打造“连翘之乡”。配套建设连翘加工厂,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沿涑水河,依托横岭关蓝莓、宋中奶油草莓、东冷口阳光玫瑰葡萄、马堡冬枣等,开发果品采摘和农事民趣地体验项目,深度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相继开发出“蓝莓采摘、古村民宿、漫山红叶、姜嫄故里”等特色旅游景点,搭建土蜂蜜、土鸡蛋、野香菇、高筋面粉等特色山货电商销售平台,延伸产业链条、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

生态宜居美乡村

冷口乡依托党组织网格优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由党支部统筹推进,党小组负责辖域内具体整治任务,党员带动持续开展拆违治乱、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五大专项行动。以实现“绿色长廊”建设为目标,基于乡村原有道路骨架,根据冷口乡村的布局结构,充分融合道路功能和乡村景观,公路沿线利用废弃瓦片、磨盘、轮胎、旧铁锹锄头等修砌花墙20余处,擦亮了乡村振兴的环境底色。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地规划乡村道路网,实施通道绿化9处15.7公里,栽植国槐、木槿、白皮松等8000余棵。通过造林绿化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文明,生态、产业协调并进,美丽乡村正逐步实现。

乡风文明人兴旺

以文明村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各村结合特点,设置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墙,挖掘整理家风家训文化,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文体广场,通过典籍倡廉、箴言养廉、诗文说廉传扬廉政文化,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引领家风民风,以淳朴的家风民风涵养党风政风。利用红白理事会、广场文艺队积极宣传创建工作,以文化为“魂”感受文明新风,提升农民素质。

image.png

通过几天的实践学习和走访,队伍成员对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新一代的冷口乡居民正在用自己的行动铸造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佚名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