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外国语大学前往石砭峪新村开展走访调研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3-07-25 浏览: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新时代的志愿精神,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由学院组织承办的暑期三下乡“扎根乡村沃野,擎画振兴蓝图”社会实践活动,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石砭峪新村开展走访调研,以当代青年的力量支持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19.png图为实践团成员们正在认真记录董书记讲话

7月17日下午,实践团队到达石砭峪新村,采访新村党支部书记董乃会。

12.jpg图为石砭峪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全貌

首先,董书记为实践团成员详细的讲述了新村搬村经过,指出在移民搬迁政策指导下新村发生了乡风民风改善、文化活动增加、村民外出机会增多等显著变化。2016年5月,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率先出台《关于做好移民(脱贫)搬迁用地保障的指导意见》,指出今后各地在移民安置点选址上,要避免削山斩岩、填河改江、损坏植被,严防破坏生态环境。作为易地搬迁安置新村,石砭峪新村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安置房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活动广场、幸福院、公厕、水、电、路、绿化等公共设施,全面提升村内公共区域绿化、亮化、美化,实施垃圾分类,高标准建设党建广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形成了“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花园乡村生态格局,建成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实现山区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无论是生存条件还是发展环境,石砭峪新村都得到明显改善。在实践团成员对于石砭峪新村进行走访的过程之中,也感受到了村庄整体是一个和谐的大集体,并且近些年来村民对于居住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移民搬迁带给了村庄新的活力和生机。

···.png图为董书记正在为同学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随后,董书记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了新村党建组织结构。由党支部牵头,党员大会为平台,贯彻“党民融合”工作理念,坚持村务决议公开化、透明化,鼓励保障村民共同参与新村发展建设,培养村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一月至少开展一次党员大会,提升居民对于党的认同感,及时的了解党的政策,树立正确党员意识。同时积极发展新党员,为国家的建党工作继续添砖加瓦,也为石砭峪新村未来的乡村振兴事业规划一条更为清楚的道路。

最后,董书记就村经济构成为实践团成员进行讲解,带领参观新村电商直播间。电商直播间中设备专业齐全,且售卖商品多种多样。依托秦岭山区植物资源丰富,石砭峪山区的农民素有养殖中蜂的传统。搬迁至新村后,村集体组织蜂农在山区扩大中蜂养殖规模。随着养殖规模扩大,蜂蜜产量逐渐增加,为解决销售难题,村集体合作社开始从蜂农手中收购蜂蜜,然后进行统一包装,形成统一品牌对外销售。依托电商平台,60%的产品实现了网上销售,为村民解决了销售这一难题,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目前,石砭峪新村已建成“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平台,利用石砭峪小程序、秒城社群、微信、QQ以及淘社群等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以丰富的售卖形式开辟出了乡村致富的新道路,同时给整个石砭峪新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责任编辑:王一宇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