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学子“三下乡“:稼穑蓬勃 梦想熠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07-26 浏览:

近三年,中央人民政府连续将“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并经过合格检验认证的绿色农产品适应国家社会发展要求,越来越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因此,完善政府的农产品认证评价制度,在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深入了解农产品认证支持政策对农户绿色生产的影响,并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树立献身乡村振兴的梦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陕西省调研队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奔赴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等地,深入农村,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走访认证基地地区农户,据此得出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杨凌区位于咸阳市,作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直是辐射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躬行者”。实践团走访了杨凌国家智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走访,实践团了解到示范区目标之一是探索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体系,实现农业生产节水、节能、高校,农产品优质、高效、可追溯,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作好示范引领。不仅如此,实践团在大棚中更是见到了安装的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等告示牌。实践团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示范区相关负责人在谈到解决问题时的一个标准,“地里的事儿,咱到地里谈”。示范区不仅以自身的行为实际践行农产品绿色生产,将绿色生产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为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提供了行为带领。

image.png

       01实践团参观国家智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棚

农户作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关键主体,其技术采纳水平对农业生产的绿色化转型至关重要。为获取一线农民同志的观点与想法,实践团来到宝鸡市太白县,深入塘口村和凉峪村,走进田地,对正在劳作的农户进行一对一访谈。实践团全体成员分工明确,划分区域,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从村民的口中得知,太白县塘口村和凉峪村以粮食作物、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并有着“太白山”牌商标认证。当地的主要作物,比如甘蓝、西兰花、生菜等6个品种获得国家A级认证。在访谈中,一位退休村干部还向实践团成员讲述着塘口村的发展成绩。“蔬菜生产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已经是全村的支柱产业”。不仅如此,还有村民向我们介绍太白县特产:太白甘蓝。看着村民们骄傲介绍本地特产和发展现状,实践团也发自内心的为太白县塘口村等乡村的发展成绩感到开心,更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这一伟大

事业的信念。

image.png

                                                  02实践团参观当地特色作物

 头顶酷暑,实践团成员秉持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原则,坚持耐心倾听当地村民对于农产品认证制度和农业绿色生产的观点,收获颇丰。总体来说比较顺利的调研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磕磕绊绊。在走访中,实践团成员遇到一些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部分农户家门户紧闭,甚至没有人居住、实践团对村庄环境不熟悉,时常走入死胡同,这减缓了调研的进度。农户方言浓重,调研队员难以迅速理解对方的表达。即使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实践团成员抹去了额头上的汗珠,坚持走访,获得第一手最精确的问卷。实践团不断战胜挑战,困难的磨砺不仅锻炼了成员们的交流与学术能力,更让成员们深入接触淳朴并善良的农民同志。许多农户不仅积极配合走访,还用瓜果热情的招呼实践团休息。通过走访,实践团成员发现自我对于这份淳朴的喜爱,并励志助推乡村振兴,让这份淳朴不断传承!

image.png

                                                 03实践团队员走访新型职业农民

在此次的调研活动中,实践团全体成员深入农村,甘于吃苦,与农民同志深度交流,了解了政府农产品认证制度和农户绿色生产的的真实情况,锻炼自我的同时也理解了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践团坚信,这次调研活动提供了积攒学识和见闻的宝贵机会,这些经验为以后实践团更好的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史豪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