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外学子三下乡: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
俗说“嘴上的空话连篇,不如用劳动实践”。7月中旬,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前往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不仅对乡村振兴有了自己的理解、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实践中懂得了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所关注的不仅仅只是自己的学业,更应该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份子,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
图为实践团队员采访石砭峪新村党支部书记董乃会 康敏婷摄
目前,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但同时也取得了瞩目成就。乡村的发展不只是留守其中的村民所承担的责任,更需要走出过乡村的新鲜血液,为乡村的振兴注入动力。乡村振兴需要的不是声势浩大的工程,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徐徐图之,因地制宜的均衡发展和新的思想,新的技术的灌输。
实践团行走在乡村的巷道中,看着错落有致的民居,聆听着树叶的沙沙作响,忽然现在的乡村让我有种不太熟悉的感受。开始进行实践活动时,发现如今的乡村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乡村中的林木繁茂,乡亲之间的亲切;陌生的是乡村不再是那个沟渠堵塞,道路崎岖的地方,而是拥有整洁平整的道路,欣欣向荣的产业,宽敞明亮的村卫生室的新农村。我深刻的感受到如今的乡村正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着绵绵不绝的发展动力,不断推动着乡村经济的飞速提升,从各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改善着村民的生活,使乡村得到了系统而全面的发展。
![]()
图为实践团队员采访石砭峪新村居民 康敏婷摄
通过实地走访,村中的特色产业和农家乐项目让我耳目一新。规范的生产流程,精巧的制作工艺,严格的审核方式,使村民手中的自产的农作物经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其中,产业的规模化和科技化让我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更加直接的了解。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推动,只有时刻把握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才能为乡村振兴拉起科技的风帆,使乡村发展这条大船得以乘风破浪。
而农家乐则是将村民家中的家常菜,改良为低油少盐、更富营养,更加健康的特色菜肴。这其中最为成功的是把一些山间野菜中含有的土腥味去除,做到了色香味俱全。农家乐的成功让我清晰的感受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敢闯敢干、敢想敢创的精神,摒除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思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奇思妙想,集思广益为乡村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的动力。
![]()
图为实践团队员在五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合影留念 康敏婷
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转眼即逝,我从刚开始的不以为意,到为乡村振兴散发的魅力所着迷,最后发自肺腑的震撼与感慨。我觉得乡村振兴不是只要空喊口号就可以成功,空谈永远是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的努力奋斗。应当坚持不懈的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自主产业的竞争力;激发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乡村发展的奠基石。
我认为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应当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置身事外,而是要以社会主人翁的心态,客观真实的面对,主动承担起振兴乡村的责任;不应该把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割裂开,需要用全面的眼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胸怀去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技能,积极主动的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用自己的能力为乡村振兴这座高楼添砖加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讯员 王婧伊)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