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学子三下乡: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
俗说“嘴上的空话连篇,不如用劳动实践”。7月中旬,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前往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不仅对乡村振兴有了自己的理解、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实践中懂得了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所关注的不仅仅只是自己的学业,更应该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份子,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图为实践团队员采访石砭峪新村党支部书记董乃会 康敏婷摄
目前,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但同时也取得了瞩目成就。乡村的发展不只是留守其中的村民所承担的责任,更需要走出过乡村的新鲜血液,为乡村的振兴注入动力。乡村振兴需要的不是声势浩大的工程,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徐徐图之,因地制宜的均衡发展和新的思想,新的技术的灌输。
实践团行走在乡村的巷道中,看着错落有致的民居,聆听着树叶的沙沙作响,忽然现在的乡村让我有种不太熟悉的感受。开始进行实践活动时,发现如今的乡村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乡村中的林木繁茂,乡亲之间的亲切;陌生的是乡村不再是那个沟渠堵塞,道路崎岖的地方,而是拥有整洁平整的道路,欣欣向荣的产业,宽敞明亮的村卫生室的新农村。我深刻的感受到如今的乡村正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着绵绵不绝的发展动力,不断推动着乡村经济的飞速提升,从各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改善着村民的生活,使乡村得到了系统而全面的发展。
图为实践团队员采访石砭峪新村居民 康敏婷摄
通过实地走访,村中的特色产业和农家乐项目让我耳目一新。规范的生产流程,精巧的制作工艺,严格的审核方式,使村民手中的自产的农作物经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其中,产业的规模化和科技化让我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更加直接的了解。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推动,只有时刻把握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才能为乡村振兴拉起科技的风帆,使乡村发展这条大船得以乘风破浪。
而农家乐则是将村民家中的家常菜,改良为低油少盐、更富营养,更加健康的特色菜肴。这其中最为成功的是把一些山间野菜中含有的土腥味去除,做到了色香味俱全。农家乐的成功让我清晰的感受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敢闯敢干、敢想敢创的精神,摒除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思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奇思妙想,集思广益为乡村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的动力。
图为实践团队员在五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合影留念 康敏婷
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转眼即逝,我从刚开始的不以为意,到为乡村振兴散发的魅力所着迷,最后发自肺腑的震撼与感慨。我觉得乡村振兴不是只要空喊口号就可以成功,空谈永远是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的努力奋斗。应当坚持不懈的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自主产业的竞争力;激发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乡村发展的奠基石。
我认为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应当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置身事外,而是要以社会主人翁的心态,客观真实的面对,主动承担起振兴乡村的责任;不应该把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割裂开,需要用全面的眼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胸怀去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各项技能,积极主动的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用自己的能力为乡村振兴这座高楼添砖加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讯员 王婧伊)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