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人民绿色福祉,增添更多“中国绿”
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为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实践团于2023年7月15日赴汉中市留坝县江口镇进行调研学习。
图1-实践团成员于江口镇入口合影 马莹 供图
了解“两山”理念,助力乡村振兴
“两山”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实践团为深入了解“两山”理念,助力乡村振兴,来到留坝县江口镇委员会进行调研学习,通过寻访村干部的方式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留坝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实施“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战略,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创新路径。2017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2020年荣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2年成功入选陕西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为陕南山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做出了示范,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图2-实践团到江口镇委员会寻访村干部 马莹 供图
融合“两色”文化,拓宽发展之路
留坝县江口镇地处秦岭南麓腹地,素有“秦汉咽喉”“绿色宝库”“天然氧吧”之美誉。实践团同时又通过江口镇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江口镇一直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体将“绿色”转化为经济优势,再次结合江口镇红二十军军部江口旧址,中国近现代史展览馆,红二十五军红色研学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地形成的特有的红色文化。始终坚持在开发红色基地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不逾越绿色生态的保护底线,在此基础上开发红色基地,有机融合“两色”文化,拓宽江口镇发展之路。
图3-实践团于梁家庄口合影 马莹 供图
走最美乡村道路,增添更多“中国绿”
中国最美山村道路位于留坝县,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实践团成员踏寻最美乡村道路,寻访路边村民了解到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道路”的高江路,是一条形成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高等级山村公路,从高桥铺到江西营全长39公里,环境幽静,一年四季景色如幻,春来新芽初绽放,夏来绿荫犹蔽日,秋来金色溢山林,冬来银装添素裹。此次实践团展开“乡村新颖,青春助航“的调研学习活动,致力于生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增添更多“中国绿”,添亮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
图4-实践团成员以梁家庄为起点踏寻“中国最美乡村道路” 马莹 供图
中国的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更多的“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既造福了人民,又造福了中国,更造福了世界。通过本次调研学习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更坚信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江口镇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文明发展道路。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