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产业融合大发展,乡村振兴展宏图

2023-07-27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探索五台街道依托秦岭生态资源,通过完善乡村规划、培育特色产业、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2023年7月17日在石砭峪新村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深入基层探索“党建+人才+产业+项目”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石砭峪新村,是由罗汉坪村、小马杓村、四岔村、关庙村、大瓢村、老龙桥村、青岔村七个村易地搬迁后组合形成的新村,因实施统一规划建设,这里的村容村貌有了新的变化:错落有致的房屋,配套建设的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文化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水、电、气等生活服务设施,彻底改变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等条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团成员在采访村党支部书记董乃会时了解到,2018年5月,石砭峪新村由深山整村移民搬迁到山外,村民们陆续搬出大山,搬进了白墙灰瓦的二层中式新居。作为市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石砭峪新村在2018年率先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不断优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探索发展了特色种养殖产业。目前,通过产业项目的实施,石砭峪新村基本实现了以中蜂养殖、油菜、羊肚菌、铁皮石斛种植为代表的一产,以蜂蜜、菜籽油精加工为主的二产,以民宿、特色餐饮、居家养老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了群众财产性收入。2020年石砭峪集体经济收益40余万元,2021年达到65万元,2022年集体经济已实现100余万元的突破。

image.png

图为董书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本村发展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康敏婷摄

如今,该村八九十户村民养殖5000多箱蜜蜂,年产蜂蜜3万斤左右,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该产业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六七十万元的收入。与此同时,该村从汉中引入羊肚菌种苗,发展了占地10亩、共计14个大棚的羊肚菌种植基地。羊肚菌产业年净利润达十余万元。在民宿发展方面,该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房屋,引入企业投资,打造南山别院温泉民宿,带动群众就近就业。

最值得一提的是,该村采用分红制度解决了移民搬迁老弱群体的生活难题,也就是在提供住房的基础上,老弱群体享有医疗保险,每月有养老金,有产业利润分红。董书记透露,从2019完成移民搬迁安置好老弱群体后,2021年就实行了分红制度,产业分红给贫困户和老弱群体每人每年1000元,除了经济上给予关心,村党支部还充分发挥党建的作用,干部会经常走访“空巢老人”家庭,及时解决其生活难题,也会在节假日将老弱群体召集到“老人院”聚餐,给予精神上的关照。最实际的一个事例,就是易地搬迁时,有四个四级贫困村,如今依靠集体经济的发展,该四个四级贫困村已全部完成家庭人均年收入6700元的过线任务。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石砭峪新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引入电商企业,对群众所产的蜂蜜进行统一收购,进行过滤包装、品质检测,并注册商标、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在为群众拓宽销路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

image.png

图为电商直播助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可帆摄

在党建方面,该村党员93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27人,党员红色基础深厚;35-60岁党员20余人,中间力量坚实;35岁以下包括大学生党员10余人,党员队伍活力巨大。该村目前坚持党建引领、长效治理、产业带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优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新产业,聚力打造了“整洁、优美、舒适、便捷、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从搬迁新村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跃升,培育了精品民宿、特色康养、现代农业等项目。在未来,石砭峪新村的党建和产业势必会向着良好态势发展。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董书记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可帆摄


责任编辑:牟文星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