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双创赋能,红色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前往团一大纪念馆,穿越时光,感受革命先辈的脉搏。在地铁站出来,眼前出现的“书本”形状的红砂岩雕塑和红白色调相间的民国建筑,点亮了周边,让青年团队成员打开视野,穿越到百年前那个红火的岁月。
图为全体成员在团一大广场合影 陈鑫摄
红色教育,继往开来
进入纪念馆内部,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的鼓舞话语:“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映入眼帘。团队成员了解到,中国青年的觉醒与中国近代爱国民主运动紧密联系,青年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被充分认识到。团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把青年工作作为极为重要的工作,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是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图为习总书记寄语青年 郝思琦摄
先辈足迹,勉励前行
参观展览,团队深刻感悟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历程。历史召唤激发了中国青年的热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见证了中国青年走上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团队怀着崇敬之情,了解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成为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图为团队成员在认真参观学习 郝思琦摄
牢记使命,青春担当
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青年团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青年政治组织,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骨干力量。在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怀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团队深切体会到自己作为当代青年的重要责任。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坚定理想信念 李丹摄
红色教育,感悟初心
团队成员表示,在参观团一大纪念馆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作为当代青年,他们应当学习红色教育,传承先辈的革命精神,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使用现代技术复原的团一大开幕式 郝思琦摄
时代青年,不负期待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通过参观团一大纪念馆,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一员,他们应当怀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不负时代的赋予。
图为团队成员在仔细阅读习总书记的话 郝思琦摄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西安科技大学“双创赋能,红色筑梦”团队成员深刻领会到红色教育的伟大意义,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他们表示,将牢记使命,坚定信念,立志成为新时代有为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