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大学三下乡:星空连乡野,天文助石门

西北大学 2023-07-27 浏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利用天文旅游助力乡村发展,实现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717日至21西北大学物理学院“星空连乡野天文助石门”社会实践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深入旬邑县石门村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

图一.jpeg

实践队合影

采集数据科学助力乡村振兴

考察期间,团队借良好的天气情况积级利用多种手段收集当地环境数据,拟定天文旅游基地优良建设场所2处,准确测定了当地光污染等级(波特尔光污染等级3级)并定性测量了夜空质量指数(夜空质量指数大于20cd/平方角秒)。以上指标明确指出该地拥有不可多得的优越环境条件,十分适合建立暗夜星空保护区,大力发展天文旅游这一新兴产业,为当地暗夜星空保护区的申报工作以及天文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WechatIMG608.jpeg

测定天文旅游基地建设场所

深入石门走访调研共谋发展

石门山地区位于关中北部的最高点,大气透明度较高,几乎没有大气湍流和折射现象,能够提供清晰的天空视野,观测到的天体图像极为精确。为发展天文旅游提供了绝佳的条件7月18日至20日,团队先后走访石门村,石门村村委会,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对石门村村民和网络用户展开问卷调查,收集线上线下总计364份问卷,获得了大量意见、观点与反馈,并进行数据分析,形成调查报告。7月20日团队前往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与公园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会,就景区天文旅游的发展与暗夜星空保护区建立交换意见与看法,并向景区递交了团队观测和测量数据,助力当地天文旅游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图三.jpeg

石门村走访调查

WechatIMG605.jpeg

发放问卷

图五.jpeg

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负责人交流座谈

开展科普筑牢科学文化之基

为进一步提高石门村群众的科学素养,丰富当地村民的天文知识储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一体两翼”作用,将科普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普资源互联互通和高效配置为当地天文旅游的发展做好准备7月19日,团队以纸质文稿和现场讲述的方式在石门村开展科普讲座,为当地村民讲解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及如何判断天文观测条件等天文知识。同时,团队利用已有设备,为当地村民讲解天文望远镜系统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并鼓励大家亲自体验操作望远镜。7月19日晚,团队开展了夜间观星活动,利用指星笔帮助村民认识常见星星、星座等。

图六.jpgWechatIMG607.jpeg

开展科普活动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实践队希望利用自身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石门山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助力盘活石门山旅游产业,让这片璀璨的星空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的道路石门村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西北大学星野实践队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