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智慧膳食,守护老年人认知健康
随着食品科技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各色各样的食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内。然而,当人们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食品时,却又往往不懂得该如何去均衡搭配才能让机体保持健康。很多人因为不健康的饮食而罹患认知功能障碍。201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WHO指南:降低认知损失及痴呆症风险》指出,调整饮食模式对于预防和改善阿尔茨海默氏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膳食调研团队实地调研走访杨陵崔家寨村,就能够改善认知能力的膳食模式对老年人进行宣讲与科普,助力预防和改善阿尔茨海默氏症。
图:调研团走进杨凌区崔家寨村调研
“认真挑选,量身打造”
在进行科普宣讲之前,食品学院膳食调研团队对当地老人的日常饮食和健康状况进行了大致的了解,获悉该村并未存在痴呆老人,但是存在部分老人的日常油脂和盐分的摄入量较高。为了减少这些老人发展为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风险,调研团队决定运用结合了地中海膳食和得舒膳食这两种有利于延缓认知能力缺陷的膳食模式而形成的“MIND膳食模式”。
图:队员与村民打成一片,从家长里短里了解到其日常饮食习惯
“耐心询问,恳切提议”
7月15日的下午,调研团队抵达杨陵崔家寨村的党员服务中心。似火的骄阳打蔫了绿叶,却无法打蔫团队成员的热心。团队成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对村子里的老人逐群地进行走访。根据老人们不同的实际情况,队员们进行灵活的膳食搭配,确保把切实可行且能控制油脂摄入量和增加蛋白摄入量的饮食搭配推荐给老人。宣讲的同时,队员们又和老人适当地聊一些家常琐事,拉近了团队和老人们之间的距离,让老人们从心里能够接纳团队的走访。
图:向老人介绍“MIND膳食模式”
“避免空谈,结合实际”
如果只是单纯将“MIND膳食模式”生搬硬套地灌输给老人,那么这种“理论至上”的调研注定不会取得成功。因此,调研团队在了解每一个老人的实际状况后,都扎扎实实地将老人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和“MIND膳食模式”结合,确保团队推荐的膳食模式能够真真切切地帮助到每一位老人。
图:了解老年人的饮食习惯
习总书记强调,“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的焦点所在。为响应社会上关爱老年人的号召,调研团队通过宣讲科普,将能够改善老年人认知能力的膳食模式向老年人群推广。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点点繁星缀为灿烂星空,在团队成员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这场同认知障碍症的战斗一定会取得胜利。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