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世界总是缺少父母的呵护,他们的心底总是隐藏着无法言语的酸楚,他们的期待总是寄托在无限思念的梦中……这个特殊群体,就是留守儿童。他们中,有很多孩子焦虑、敏感、自卑、孤独、委屈和抑郁。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也值得我们去关注。走过斜斜的街道,迈入长长的小巷,我们来到了何欣雨小朋友的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访谈。
生活艰苦,困难重重
掀开门帘,欣雨在安静的写着英语作业,奶奶在一边陪伴着。这是一个非常普通而又寻常的家庭,但也是特别的!这个家,有欣雨、爷爷、奶奶,还有一条小狗,唯独少了爸爸妈妈的身影。我们和欣雨的奶奶聊了很久,她的爸爸远在新疆,这对在民李村的欣雨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对爷爷奶奶来说说亦是遥远的。爷爷已年过六十,工作难找难做,奶奶主要负责照顾欣雨的生活和学习,妈妈从欣雨的出生开始便是缺席的,爸爸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爷爷奶奶既期盼儿子早早回来,一家团圆,又迫于现实经济压力,无奈妥协。谈起这个家庭的状况,奶奶眼里满含泪水,里面涌现的满是对小孙女的心疼。
自立自强,成熟稳重
九岁的小欣雨,是个孤独而又坚强的小人儿。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她都在期盼着爸爸的回家,也在无数个日夜中期待落空。也许是过于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许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她在小小的年纪,便学会了把心事藏在心里,成熟稳重、沉着冷静,让人看来却只觉得心疼。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欣雨的性格塑造,离不开她的遭遇经历,她早早便有了超乎同龄人的自律与稳重。她也曾无数次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呀。但回答永远只有一个,“爸爸把活干完就回来”,但爸爸的工作好像永远干不完。每次见到爸爸,她既生疏又想念,血浓于水,怎么能不想念呢,但是常年不见面,难免生疏。
克服苦难,努力盛放
也许是思念和委屈常年压抑,她把所有事情藏于心中,习惯了忍受伤痛。受到委屈怎么办呀?“忍着”,她是这样回答的。就像背上青紫了一大片,却还是怕爷爷奶奶担心而不说出口,等到疼痛难忍时,老师告诉奶奶才将欣雨带去了诊所。在这个年纪,大多数小朋友在哭着找父母安慰的时候,她已经学会了安慰别人,心疼别人。在学校,欣雨和小伙伴们相处非常融洽,学习也非常优秀,是班里的纪律委员。问及她的梦想时,她说想当一名语文老师,就像她的老师一样,上完了大学回到基层,教书育人。在这个大山里,她像一朵在荆棘里缓缓盛放的花,她周围是苦难与困难,但她将这些坎坷全部化成养分,努力盛放!
欣雨是一个留守儿童,但也是千千万万个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留守儿童是一个非常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去关注的。陕西科技大学“绘声入色,绘影入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实践团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的号召,深入基层,来到了蓝田县普化镇民李村展开实地调研,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