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培华学院星与心愿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

西安培华学院星与心愿志愿服务队 2023-07-28 浏览:

西安培华学院赴咸阳开展支教活动:扶智又扶志,青春新献礼

“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习总书记说道。当代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2023年7月12日,西安培华学院星与心愿志愿服务队响应国家号召,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工业园区小学开展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通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有学识、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的时代新人。


封面大合照第一段后(1).png以文铸魂,书香筑梦

奋进新时代,逐梦青年“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星与心愿志愿服务队开展古诗鉴赏课程,服务队队员们通过身临其境的课堂互动模式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将诗歌中的胸襟抱负、温厚美德、闲情雅致、情感思想和人生智慧的启迪在课堂上给予共鸣,使孩子们去真正感受诗歌,理解诗歌所传达的韵味,在汉字的搭配组合中探寻多样性和可能性。

 

队员开展古诗鉴赏课第二段后(1).png

以体育人,健康成长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在如今中小学生人格培养方面,除了树立“五育并举”为导向,更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使体育教学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服务队队员们通过开展体育小游戏,将教育方向切实转换,由教学变成共同协作来完成体育课程。在课堂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性逐步提高,挥洒着汗水,挥洒着热血,挥洒着青春。用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孕育体育强国意识。

 

队员开展趣味体育课 第三段后(1).png

以艺启智,向美生长

创造力的世界蕴藏着大美时代,想象力的奥秘跃动着无限未来。美的力量,在于育人;美好教育,“星”向未来。服务队队员们因材施教,开展特色舞蹈课程,包括流行舞和拉丁舞,对于特长突出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走进学生的世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特点。服务队成员还开展了折纸和黏土课程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选择材料到设计构思,孩子们可以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意。通过手工制作,他们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激发无限的创造潜力。

 

队员开展手工课程 第四段后(1).png

少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在此支教过程中,星与心愿志愿服务队与工业园区的孩子们不只是师生情谊,更是少年与少年之间的相遇,此次支教活动不是自我感动式的牺牲奉献,也不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苦情歌颂,而是双向治愈、双向奔赴的相互成就。


责任编辑:加加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