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培华学院赴咸阳开展支教活动:扶智又扶志,青春新献礼
“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习总书记说道。当代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2023年7月12日,西安培华学院星与心愿志愿服务队响应国家号召,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工业园区小学开展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通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有学识、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的时代新人。
以文铸魂,书香筑梦
奋进新时代,逐梦青年“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星与心愿志愿服务队开展古诗鉴赏课程,服务队队员们通过身临其境的课堂互动模式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将诗歌中的胸襟抱负、温厚美德、闲情雅致、情感思想和人生智慧的启迪在课堂上给予共鸣,使孩子们去真正感受诗歌,理解诗歌所传达的韵味,在汉字的搭配组合中探寻多样性和可能性。
以体育人,健康成长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在如今中小学生人格培养方面,除了树立“五育并举”为导向,更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使体育教学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服务队队员们通过开展体育小游戏,将教育方向切实转换,由教学变成共同协作来完成体育课程。在课堂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性逐步提高,挥洒着汗水,挥洒着热血,挥洒着青春。用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孕育体育强国意识。
以艺启智,向美生长
创造力的世界蕴藏着大美时代,想象力的奥秘跃动着无限未来。美的力量,在于育人;美好教育,“星”向未来。服务队队员们因材施教,开展特色舞蹈课程,包括流行舞和拉丁舞,对于特长突出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走进学生的世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特点。服务队成员还开展了折纸和黏土课程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选择材料到设计构思,孩子们可以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意。通过手工制作,他们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激发无限的创造潜力。
少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在此支教过程中,星与心愿志愿服务队与工业园区的孩子们不只是师生情谊,更是少年与少年之间的相遇,此次支教活动不是自我感动式的牺牲奉献,也不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苦情歌颂,而是双向治愈、双向奔赴的相互成就。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