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区创业故事“走”上“委员通道”
“我上个月在陕西秦岭山区调研时,认识了个30多岁的小伙子。他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打过工、开过小卖部,后经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获得了创业担保贷款,学习养蜂技术,后来建立了生态农庄,不仅实现了个人脱贫致富,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前,在人民大会堂“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把一名陕西山区青年创业的故事通过媒体直播平台,讲给全国观众。
莫荣提到的这个小伙子,是来自留坝县江口镇漩滩村的黎源。3月4日晚6时,记者采访电话打过去时,他还在忙着接待客户。1985年出生,因家庭变故初中就辍学的黎源,如今已是年营业额超过1300万元的留坝县深山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致力于发展天麻、蜂蜜、香菇、木耳、西洋参等秦岭特色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百余位村民增收致富。
母亲是聋哑人,父亲常年身体不好,黎源17岁便北上西安打工。在工地干过、当过酒店服务生,好不容易攒点钱在西安卖起凉皮,又因母亲出车祸、父亲突发脑溢血被迫返乡……黎源说,生活这座“大山”总是丝毫不讲情面地压向他。但他总是告诉自己不能倒下,要像家乡山中的藤蔓一样有韧性。
不到两年时间,家中积蓄就已花光,黎源便去附近矿上做工贴补家用。“有什么在村里就能挣钱养家的事?”在矿上时,黎源思考着人生的新出路。
“在一家店当销售员时,同岗位的人月薪500元,我因为热情、爱交朋友,能挣三四千元。我就想,为何不用好这个特长?于是我借钱去上海学习营销管理、股权架构等知识。”黎源回忆。
在西安、上海等城市闯荡时,黎源发现山区土特产很受人们喜爱。地处秦岭南麓的留坝县,素有“绿色宝库”“天然氧吧”之美誉,可供开发利用的中药材有1300多种。经过近半年的市场调研,黎源决定,在家中搞种植养殖,将家乡的绿色产品卖向“远方”。
2016年,黎源投资5万元在村里养蜂,一年下来,收入不到7万元。他知道,要想做大产业,必须靠团队。
后来,黎源结识了经营蜜蜂养殖合作社的姚祖元。姚祖元不爱讲话,但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模大,正好缺黎源这样擅长销售的人。两人一拍即合。
2017年初,各地脱贫攻坚战打得正酣,留坝县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吸引更多青年人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增收。在创业担保贷款、专家技术帮扶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黎源与姚祖元成立了深山源养蜂合作社,不久后同步发展天麻、香菇、木耳等产业,注册了深山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越来越多返乡青年加入了他们。
每年8月,黎源策划“寻蜜节”活动,吸引省内外客商走进青山绿水间,看看蜂蜜“在何处生产出来”,再通过直播等方式宣传推广。2018年8月,第二届“寻蜜节”举办,近200名客商现场签订意向合同金额100余万元。
“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中国人保也主动帮助我们销售产品。如今,我们山里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销售额不断提升,我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黎源说,“公司计划下一阶段打造能容纳200余人的康养基地,吸引更多游客来我们这里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惬意生活。”
黎源的励志创业故事让莫荣记忆深刻。在“委员通道”上讲述时,莫荣言语里充满着对这个年轻人的肯定和钦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稳就业促就业工作,制定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大家解决就业问题。就像我说的这个故事一样,政策给力、个人努力、服务助力,就一定能推动就业工作走深走实。”
莫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秦岭山区一些地方的‘绿色就业’模式很有意义,我们将来会做一些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