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高等教育 >

传承之路:红色基因在高校社团中的弘扬与发展

来源:西安科技大学 编辑:何亚云 时间:2024-01-24
导读: 传承 之路 :红色 基因 在高校社团中的弘扬与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凝聚广大青年学生,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开展方向正确、...

传承之路:红色基因在高校社团中的弘扬与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凝聚广大青年学生,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促进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总书记77日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希望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类学习性社团尤其是思想政治类社团日益发挥着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

一、工作目标和思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社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文化活动,打造思政育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本着这样的目标,学院社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为宗旨,以社团为载体深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努力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思政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一种和谐有序、健康向上的氛围,为创建和谐校园做出应有贡献。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加强理论学习,实现“思政社团”+“社团思政”。

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构建师生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学院以党建带社团建设为引领,特别加强对社团思想政治相关理论学习,致力于实现“思政社团”+“社团思政”。充分发挥学院党支部、思政部、团委优势,致力于将思政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今年以来,学院社团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二十大精神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1.jpg

院党委书记带头讲思政课

1、主题专题讲座和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带头讲思政课,同时积极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专家学者,邀请他们作为主讲嘉宾参与演讲或座谈会。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加强思想理论的引领力量学生使他们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

2、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读书分享会。读书分享会,旨在提升参与者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加强成员间的交流与学习。具体方式上选定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书籍,采取读书汇报的方式,邀请参与者自愿上台分享他们阅读的思想政治理论书籍,进行深入的讨论、分享与交流,旨在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在活动结束后,建立反馈机制以便改进未来的活动。

3、举办思政竞赛。定期举办思政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全院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大家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式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竞赛方式。

(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1、实践育人、合作共建、资源共享,联动构建思政实践教学基地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推动我院思政课实践活动开展,用达到实践育人、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积极探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学院和社团以联动共建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为契机,继续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实践锻炼平台,不断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奉献社会。今年以来陆续与陕北公学旬邑分校,陕西考古博物馆、聂河养老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2.jpg

聂河养老院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正式挂牌

2.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须躬行,开展大思政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抬头率”和“点头率”确实不高、理论教学和现实之间脱节,针对性、感染力也比较欠缺。近一年来,以社团为载体,以社会为大课堂,积极开展“红色育人”实践、我们积极联系社区和公益组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社团成员参与社会实践、主题研讨活动。旨在让社团成员了解社会现状、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搭建在线平台,探索互联网+社团建设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应积极利用网络,探索互联网+社团建设,在交流、宣传等不同层面取得突破。为推动我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打造“思政育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目前运营中的公众号有高新思政、科大高新小青团、科大高新党建e平台。平台在运营方式上:1、定期发布内容:确保定期发布有关思政教育和相关议题的文章、视频等内容。2、注重内容质量:确保发布的内容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深度,能够引起社团成员的兴趣和思考。3、互动交流:积极回应社团成员的反馈和提问,与他们保持良好的互动。可以通过留言、私信等方式与社团成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给予回应和解答。4、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机制,收集社团成员对公众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公众号的内容和运营方式。5、更新频率:确保公众号的内容更新频率适中,既不过多也不过少。过于频繁。6、保持专业性:在公众号的内容和风格上保持专业性和严谨性,避免出现不当言论或错误信息。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通过我们的努力,社团取得了以下工作成效:

(一)“思政社团”+“社团思政”,探索“大思政”理念,优化育人模式,

   我们以党建带社团建设,积极探索“大思政”理念,优化育人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互动融通,以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推动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格局。使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融入了日常教学和师生互动中。在社团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党建+”模式,让思政教育在党的领导下更加深入人心。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利于提升思政工作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使我们的社团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组织。

(二)实践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实现“入脑入心”

学生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以社会为大课堂,积极开展“红色育人”实践、社区活动和公益组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主题研讨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思政课程的“入脑入心”。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变成了生动的实践,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出现了以“大学生讲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三下乡”等一系列优秀的思政实践教学成果。

(三)微信公众号“小”平台 做好思政育人“大”文章

    精准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需求,紧跟新媒体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微信公众号贯彻“服务同学,思政育人”,成为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的前沿阵地,积极反应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特别是今年后半年以来全方位展示学生实践教学成果取得显著成效,在校内校外赢得了广泛关注。

3.jpg

4.jpg

    今年以来,高新思政围绕“青梨派”,“第七届大学生文化节”,思政部创作了30多部新媒体优秀作品,使得学生对我们的党史、国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有了进一步了解。

责任编辑: 何亚云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