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教育 >

农业育种的演化和未来展望

来源:谭丁山 编辑:谭丁山 时间:2025-09-01
导读: 粮食是国之根基,农业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农业育种一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农业育种技术既极大地开拓了人类衣食来源的广度,又将作物品种优中选优,培育出足以担任增产抗病的优良品种推广以增加产量。农业育种的发展、种业资源的保障...

粮食是国之根基,农业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农业育种一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农业育种技术既极大地开拓了人类衣食来源的广度,又将作物品种优中选优,培育出足以担任增产抗病的优良品种推广以增加产量。农业育种的发展、种业资源的保障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导致粮食消耗量大,粮食安全问题极受重视,掌握先进的育种技术、发展适配我国农业发展特点的种业资源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姚颖垠曾表示:在过去人类农业育种发展经过了三个典型时代:第一时代的人类从野生植物中驯化出了第一批原始的农作物进行耕种,人类从此进入了农耕文明,人类开始通过耕种的方式从土地中获取衣食原料。

第二时代的人类主要依靠原本的农业生产经验并引入遗传学和杂交育种方法来培养优良的农业品种,培养了一批高产抗病的农作物,再加上以化肥和机械化耕作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模式的承成熟,大大提升了农业产量。育种的第三时代中,育种产业引进了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先进生物技术,通过转入基因等手段,培养了一批崭新的、具有多样性状的优良品种。

当前,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前沿科学技术,正引领育种行业进入第四时代:生物育种时代。生物育种扎根于生命科学的田地,基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理论,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以及人类所需的特定性状,选取对应的基因进行针对化的育种,这也对生命科学所掌握的基因库的全面性提出了挑战。

我国国土广袤,国土纬度跨度较大,这些特点缔造了我国丰富的生物品种和庞大的生物基因库,在育种的第四时代中,庞大的基因库也正是我国生物育种的宝贵资源,有利于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也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培育了一批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如多倍体水稻等。相信随着生物育种产业的成熟,先进技术定可更进一步地赋能农业产业, 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大助力。


责任编辑: 谭丁山
声明:本文转自于互联网,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