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赴山东寿光三元朱村调研,体悟乡村振兴
图为调研队员与三元朱村孙书记合影留念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赴山东寿光基层调研团于8月14日前往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进行调研。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山东代表团审议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经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出在诸城、潍坊,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和‘寿光模式’。”其中,寿光市作为闻名全国的蔬菜之乡,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选择前往山东省寿光市进行调研,在实地调查中了解蔬菜之乡的发展历程,领略科技兴农的巨大魅力,倾听先锋党员的奋斗故事,感悟乡村振兴的伟大精神。
图为三元朱村鸟瞰图
图为三元朱村发展变化展厅缩影
三元朱村位于寿光市最南端,紧靠济青高速公路,是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在走访过程中,一些村民表示:“在咱们寿光,智慧大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家里的大棚用一部手机就全能操控了。”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我们了解到,目前三元朱村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由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变,升级后的蔬菜大棚应用了多项新技术,在手机上即可远程控制多个大棚的设施设备,包括喷滴灌、风机、水帘、侧窗、阀门和加温灯等除此之外,根据时间、土壤数据、气象数据等,系统能够按照设定规则,自动进行灌溉、通风、开关天窗等操作。通过物联网和现代农业结合,实现了村民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就能够对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控,并且控制大棚的生长环境。有的大棚还能够利用无线网络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种植,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同时以农业数字信息化赋能蔬菜产业升级,促进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为调研队员向民众进行民意访谈
图为三元朱村第六代蔬菜大棚模型
“1989年,王乐义书记担着风险,带领17名党员干部,建立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并最终试验成功。三元朱村的巨大改变和三元朱人能够过上幸福生活,都离不开这项技术的发展和王乐义书记做出的努力。”三元朱村的孙书记向我们介绍道。据了解,三元朱村成立了蔬菜相关加工公司和营销公司,并以王乐义书记的名字注册“乐义”商标,模式化发展无公害的有机蔬菜。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公示“乐义”蔬菜为首件驰名商标。如今的三元朱村,建立了乐义国际农业培训中心,传播蔬菜种植技术,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计划贡献了一份属于三元朱人的力量。
图为王乐义书记所获荣誉
图为孙书记向队员介绍三元朱村概况
经历了本次调研,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与三元朱人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政府、企业、村民、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协作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取得成效,我们作为农林学子,更应该勇担兴农使命,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践中,为兴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即将迎来建校九十周年,我们西农学子会始终将“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铭记心中,恪守“诚朴勇毅”的校训,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