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经济与生态,引领乡村振兴新道路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被党中央放到了重要位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显得尤为重要。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实践团一行12人,亲自走访调研了石砭峪新村,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作了认真细致地研究调查。
枫火实践团率先到访了石砭峪新村村委会。在村支部书记董乃会的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石砭峪新村原是由7村合并而成,现居住人口约1700多人,新村建设先后经历了移民搬迁、特色产业开办等过程,其中特色产业的开办为新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董书记介绍说,石砭峪新村现开办有旅游民宿、特色餐饮、蜜蜂养殖和羊肚菌等特色经济农作物种植产业,总体采用三产融合发展方法,分别从第一二三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村民居家增收致富。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董乃会书记 2023.7.18 康敏婷供图
随后,董书记带领实践团参观了乡村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直播间。直播间设在村委会办公室隔壁,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特产,个个包装精美,极具当地的文化特色。
图为实践团参观石砭峪新村电商直播间 2023.7.18 张可帆供图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被认为无法兼顾,要发展必然要牺牲环境,但实践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生态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秦岭作为我国的重要山脉之一,区域内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具有极高价值,自然也被列为了全国重点保护区域。石砭峪新村位于秦岭脚下,山地广布,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秦岭生态的保护形成了冲突,经济发展一段时期内也处于停滞状态。如何在保护秦岭环境的基础上依托秦岭生态资源、实现乡村经济新发展,一度成为了石砭峪新村乡村振兴发展的难题。最终,以董书记为核心的村委会领导班子充分吸纳融合了村民和党员同志的意见想法,立足于秦岭实际,充分利用秦岭优越的生态资源,积极对外引资,推进村企联合,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养殖业和种植业,形成了如今多元的村经济来源。
习总书记指出,全国人民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是行不通的,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是不可承受的,因此,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石砭峪新村正是贯彻了可持续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向生态资源寻求经济思路,既要经济,也要环境,从而走出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道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势必要保护好已有的生态资源,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乡村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餐饮业等各个行业接续发展。正所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保护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对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文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走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走在石砭峪新村的乡间小路上,看着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和优美的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再一次响彻心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丽强国目标也更加坚定。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2023.7.18 康敏婷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