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往戎子酒庄实践总结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王悠扬 时间:2023-08-17
导读: 一、 摘要 为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要求,传承乡村振兴的理念,弘扬可持续发展的旗帜。2023年7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子携手前往中国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昌宁镇,探寻名为戎子酒庄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乡村振兴典范,诠释着产业联动的崭新篇章。...

一、前言

为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要求,传承乡村振兴的理念,弘扬可持续发展的旗帜。2023年7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子携手前往中国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昌宁镇,探寻名为戎子酒庄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乡村振兴典范,诠释着产业联动的崭新篇章。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案例,戎子酒庄不仅因其高质量的葡萄酒闻名遐迩,更因其特有的经营模式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闪耀明星。本次实地调研活动,将深入探访戎子酒庄,以了解其独特的经营模式、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以及产品销售渠道等方方面面,从而进一步探讨乡村振兴的成功路径。

关键词:西北农林、乡村振兴、戎子酒庄、可持续发展、产业联动

二、正文

2.1活动背景与戎子酒庄的光辉历程

戎子酒庄在近年崭露头角,以其现代化的酿酒工艺和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特色而成为瞩目焦点。酒庄拥有优质的葡萄种植基地和经验丰富的葡萄品种,致力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其在山西乡宁的乡村地区所开创的助力农民致富和乡村建设的道路,更加彰显了其对于农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通过推动农业发展,戎子酒庄为乡村地区提供了全新的农业生产领域,尤其注重葡萄的种植和发展。这不仅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还为当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助力。同时,酒庄也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从酿酒技术人员到管理和服务人员,多领域的工作岗位为乡村地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进而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闲置问题。

image.png


(夜色下的戎子酒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悠扬摄)

2.2调研的深入与具体成果

为了更深入了解戎子酒庄及其对当地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影响,调研团展开了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通过与酒庄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交流,我们了解到酒庄在推动农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乡村旅游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酒庄不仅注重葡萄的种植和酿酒,更倡导“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将酒庄、合作社和个体农户有机结合。合作社的成立为农户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加强了农民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农民的产业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管理经验。

image.png


(三位一体合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悠扬摄)    

image.png

(供销合作社正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悠扬摄)

调研团深入了解到,通过戎子酒庄的引领,乡宁县内已有22个自然村、6个村委会参与葡萄种植,农民从过去的玉米种植转变为葡萄种植,获得了更为丰厚的收益。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带动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酒庄还与农户签订合同,为前三年的葡萄种植提供补贴,帮助农户渡过了种植初期的难关。这种创新的扶持方式,为农村振兴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径。

2.3培训与技术支持的重要性

酒庄不仅致力于葡萄种植和酿酒,还关注乡村的综合发展。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酒庄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增强了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业意识。技术员定期为农户提供指导,从葡萄的种植管理到病虫害防控,全程关注农户的生产环节。这种深度参与,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水平,也加强了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联系。

酒庄的技术支持还延伸至新技术人员的培养。他们聘请专家担任导师,培养当地居民成为合格的技术人员,形成了技术人员的良性循环。这种培训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也为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才支持。

2.4乡村振兴与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戎子酒庄的成功经验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其特殊的管理模式,即“酒庄+合作社+个体农户”的三位一体模式,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农业合作机会。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增强了农户的合作意识,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机会,从而推动了整个乡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增加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酒庄的案例告诉调研团,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乡村发展的方式。

 

image.png

(周边村庄发展前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悠扬摄) 

image.png

(东鳌村现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悠扬摄)

特别是戎子酒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使得其成为了乡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催化剂。酒庄凭借独特的文化和品牌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品鉴。这不仅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的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兴起,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戎子酒庄的乡村旅游战略,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通过将酿酒过程与旅游体验相结合,酒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葡萄酒的生产过程,还可以品尝到新鲜的葡萄和美味的葡萄酒。乡村旅游的兴起,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

2.5农民收入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改变农户的种植结构,戎子酒庄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在戎子酒庄建立之前,周边地区的农户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收入有限。然而,随着酒庄的兴起,农户的种植方向也得到了转变,从玉米转向了葡萄种植。这使得农民的收入从最初的3000~5000元逐步提升至每亩葡萄净收益约为5000元左右。

酒庄为农户提供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从种植材料到种植技术的培训,无不展现了酒庄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关心和扶持。此外,酒庄还通过建立合作社、培养新技术人员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工作岗位,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6拓展农产品推广与地方特色

除了葡萄酒产业,戎子酒庄还在农产品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酒庄通过独特的推广策略和品牌建设,成功将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在酒庄的引领下,当地的农产品不仅在本地市场受到欢迎,还逐渐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区域。

image.png 

(戎子酒庄周边葡萄种植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悠扬摄)

酒庄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注重产品质量和包装设计,将农产品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乡村品牌。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参加农产品交流活动等方式,酒庄将当地特色农产品展示给更多的消费者。这种品牌推广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也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7产业联动与全域发展

戎子酒庄的成功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联动效应。在调研中,调研团了解到酒庄的发展不仅影响到葡萄种植和酿酒产业,还带动了包装材料、物流运输、葡萄种植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兴起。这种产业联动不仅为周边地区的农民创造了更多商机和就业机会,还丰富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产业联动的效应远不止于此。酒庄的发展吸引了政府的关注和支持,酒庄周边的道路得到了修缮,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政府与企业共同合作,计划在山脚下建设戎子小镇,为乡村经济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2.8地理环境优势与生态保护

戎子酒庄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座落于海拔950~1350米的黄土高原上,高海拔和凉爽的气候使得葡萄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从而赋予了葡萄更好的品质。高原塬面的地势特点则有利于排水、通风和采光,进一步增加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这种地理环境也为酒庄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带,减少了虫害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image.png 

(戎子酒庄周边环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悠扬摄)

2.9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戎子酒庄不仅致力于商业发展,更关注社会责任。酒庄每年为农民所种植的葡萄购买保险,以保障他们的收益。此举体现了酒庄对农民的关心与承诺,也展示了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担当。

在推动农村振兴的过程中,社会责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还应关注环境保护、农村文化传承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戎子酒庄的做法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也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三、总结

3.1调研成果与未来展望

调研显示,戎子酒庄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在于其社会责任的担当。通过改变农户的种植结构,提升农民的收入,推动乡村旅游等方式,酒庄为当地乡村经济的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酒庄还将与政府合作,在周边建设戎子小镇,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image.png 

(戎子酒庄调研团戎子酒庄前合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悠扬供图)

3.2活动目的启示

小队深入戎子酒庄的实地调研,旨在通过实际案例探讨乡村振兴的路径。酒庄的成功经验昭示着,发展现代农业、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发展旅游经济等都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通过将葡萄种植与酿酒、乡村旅游相结合,戎子酒庄不仅为农民创造了更多收入,也为乡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动力。

3.3结语

戎子酒庄的光辉历程不仅见证了一个企业的崛起,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案例。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农民收入的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对地方生态的保护,都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随着戎子酒庄继续发展,相信它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王悠扬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