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历史遗址,探寻中华文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月10日,长安大学“寻中华文明之根,传中华文化之魂”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金栋昌教授的指导带领下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宝鸡市大散关。大古大散关作为关中四关之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而闻名,著有“得大散关得天下”得美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调研团队详细了解了古大散关的发展史和在古大散关地区发生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二吴抗金”“秦岭战役”等历史事件,并参观了烽火台和古战场,同时,调研团队详细了解了古大散关博物馆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文旅融合等情况。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陕西宝鸡“炎帝陵”,宝鸡是炎帝的故乡,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炎帝陵更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实践队经过调研走访、查阅文献了解了炎帝调研团队参观了炎帝陵展览馆,听取了讲解员对炎帝文化的介绍,详细了解了距今5000多年前炎帝一族的发展脉络和炎帝创造的辉煌文化以及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据了解,炎帝陵祭典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已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实践队接着来到了位于石鼓出土地的宝鸡市石鼓山的中华石鼓园,中华石鼓园内有石鼓阁和中国青铜器博物馆两大青铜器标志性建筑。中华石鼓园展示了周秦民族发展壮大走向辉煌的历史过程,同时也阐释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主要特征和历史渊源;而横贯石鼓阁东西的汉文字长廊,全面反映了汉文字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记载了周秦时期对汉文字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国家青铜器博物院则是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也是全国惟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馆内共存有包含数十件国宝级青铜器在内的1.1万多件青铜器珍品。青铜器和石鼓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勤劳精神,是我们研究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实践队通过在宝鸡市的调研考察,了解到宝鸡市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在宝鸡市的调研考察让实践队全体成员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到震撼,也为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而感到钦佩,团队成员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深刻理解了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开拓创新,为建设中华现代文明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