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学子三下乡:赋能银龄,共绘振兴新篇章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庄苗 李莹 张雅琪)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呼应时代的迫切需求,激发乡村发展的新活力,2024年7月13日至7月15日,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智汇:老年群体健康信息优化实践队”深入陕西省周至县的广袤乡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旨在通过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在周至县人民政府前合影)
深入乡村探访,探秘乡土智慧
7月13日下午,老年群体健康信息优化实践队赴周至县富仁镇大寨子村,展开了细致的调研工作。在大寨子村妇联主任雷同志的带领下,实践队围绕“老年群体健康信息获取”的主题,沿街开展了访谈活动。调研过程中,村民们展现了极大的耐心与细致,他们真诚分享的每一处细节,都极大地增强了实践队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与信念。
(团队成员在大寨子村村民委员会前合影)
(团队成员与村民交流)
次日上午,实践队抵达恒州村继续深化调研活动。在与恒州村党支部辛书记充分交流后,队员们对恒州村的过往与现状有了全面地认识。随后,在辛同志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来到村民家中开展面对面的入户调研,与村中老年人近距离地交流使团队更直观地了解到当地老年人在健康信息获取上的现状与期盼,深化了对地域健康信息需求的理解。
(团队成员与恒州村工作人员合影)
(团队成员与村民交流)
7月14日下午,实践队抵达镇东村,针对当地老年群体在健康信息获取上的具体情况,以及健康信息服务的现实情况与发展潜力,调研队进行深层次原因的探讨与分析,力图全方位把握调研中遇到的问题,为后续的调研计划的完善提供坚实依据。实践团抵达镇东村,针对当地老年群体在健康信息获取上的具体情况,以及健康信息服务的现况与发展潜力,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力图全方位把握问题,为后续的策略制定提供坚实依据。
(团队成员在镇东村村委会合影)
(团队成员在镇东村调研)
传授智能技巧,银龄智享生活
在访谈过程中,许多老年人表达了对现有健康信息资源获取的殷切期盼,渴望通过更加便捷、易懂的方式获取到权威、准确的健康知识,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身体健康。鉴于此,老年群体健康信息优化实践队积极作为,主动走访那些在信息获取上存在困难或有特定需求的老年群体家庭,量身定制了“智慧助老课程”。通过一对一、面对面、亲临指导的方式,团队成员耐心传授智能手机的使用与信息检索技巧,有效促进了老年人运用数字工具获取健康资讯的能力,助力消除“信息鸿沟”,显著增强了他们拥抱互联网信息的自信心与参与热情。
(团队成员教授村民使用智能手机)
探析本土产业,驱动经济繁荣
周至水街·烟火巷子文旅融合特色街区,作为周至水街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商业文化旅游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以“北方宽窄巷、古镇不夜城”为体验标签,构筑起华北水乡韵味十足的夜间经济生态圈。怀揣着促进地区经济繁盛的热忱愿景,老年健康信息优化实践团队于7月14日晚踏上了探访周至水街的行程。调研期间,团队聚焦于水街的经营模式、游客消费行为模式及商家经营实况,通过与商家代表的密切对话,力求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团队依托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现存挑战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旨在为当地经济的繁荣倾注智慧活水,助力其绽放新的光彩。
(团队成员在周至县水街前合影)
(团队成员调研周至水街发展状况)
踏至银龄墨坊,领略文化独韵
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仰慕之情,实践队于7月15日抵达周至县老年书画活动中心(尹福兴和谐秦腔自乐班)开展文化调研活动。活动中心负责人以满腔热忱迎接实践团成员,并亲任向导,引领众人穿梭于各功能区域之间,详尽介绍。在负责人的邀请下,实践队成员纷纷体验传统乐器,沉浸于古老音符编织的美妙旋律之中,感受那份直击心灵的震撼与审美愉悦。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探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同时,实践团亦向全社会发出诚挚倡议,呼吁加大对老年文化事业的关注与扶持力度,携手共促传统文化之树常青,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团队成员与周至县老年书画活动中心负责人合影)
(团队成员体验传统乐器)
智汇乡村,赋能银龄。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智汇:老年群体健康信息优化实践队”深入周至县辽阔田野,以健康信息优化为桥梁,以科技为笔,以智慧为墨,共绘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调研过程中,实践队行走于各个村落,倾听乡土智慧,洞悉银发需求,以专业视角助力老年群体健康信息优化。此次周至之旅,实践队成员以其蓬勃朝气和创新思维,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劲动力,照亮了这条广阔道路上的每一个角落,共同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