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三下乡:净化秦岭环境,保护秦岭动物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 蒋羽淇)2024年8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三下乡队伍——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服务队正式前往秦岭白石峪和秦岭野生动物园两地进行为期两天实地调研。此次活动旨在增强公众对秦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提高人们自觉科学保护自然的素质素养。本次实践得到秦岭野生动物园兽医院院长吴耀丽的大力支持,并在白石峪护林员、秦岭野生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兽医院翟老师、西农实习生等的协助下圆满完成。
走入山林,环保在行
8月27日午,团队一行抵达白石峪。在林区工作人员的许可和指导下,团队进入登山步道,沿途拍摄记录秦岭野生动植物、捡拾垃圾并在醒目位置悬挂环保宣传牌。同时,队员与游客积极交流,宣传环保理念,以切实行动鼓励游客从自己做起、从带走垃圾做起,保护自然、守护秦岭生态。一位游客说:“是啊,都是因为喜欢山里才来玩的,不要自己把山水污染了、破坏了!”
随后,队员返回进山入口处,面向游客开展“拾垃圾换布袋” 活动——上山时领取垃圾袋,下山后用所拾垃圾换取纪念帆布袋。此活动获得了游客的好评,许多带小孩的游客表示小孩很积极地去捡垃圾,玩得更开心的同时潜移默化,树立了环保意识。白石峪工作人员也极力鼓励我们多多办类似活动,给秦岭生态保护注入新活力。
随着太阳西沉,27日的系列活动告一段落,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及部分游客合影留念,每个人都收获满满。
(悬挂警示牌)
爱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8月28日上午,团队来到秦岭野生动物园。在动物园兽医站翟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人开始参观园内动物,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繁育迁移等,翟老师重点介绍了动物园各种动物的繁育情况,动物园兽医对患病动物的处理方案,以及珍稀动物、易地动物存活所面临的困难。例如,动物园内一只珍贵的山魈已经年长,曾患过肾衰竭,现面临肿瘤等疾病的威胁,需要精心的护理与定期检查;园内东北虎的繁殖也面临着近亲繁殖、基因缺陷、母虎弃养等诸多困难。许多珍贵的动物在野外已难以生存,动物园或已成为它们暂时的、最后的“家“。在保证发展的条件下保护生态,促进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园的发展,保障动植物的生存,应成为人类的一份责任。
下午,团队拜访了动物园兽医院,对西农实习生进行采访,了解了动物园工作的环境、内容和实习中有趣的经历。实习生的分享给队员们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参考。团队把此次分享剪辑成视频,希望能给更多人提供参考。
稍晚,团队向游客们发放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公众对秦岭生态保护的了解度和态度。最后,团队与秦岭野生动物园兽医院院长吴耀丽进行交流,吴院长作为西农11届毕业硕士,表示十分高兴能收到团队递呈的校庆邀请函。经交谈采访,团队与吴院长共同录制了西农九十周年校庆的祝福视频。此次实地调研至此圆满结束。
(拜访野生动物园实习工作室)
不负此行,余音绕梁
经过两天的实地调研,调研团队向公众宣传了秦岭的生态保护情况,加深了人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为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实践,不仅为秦岭生态保护带来了助力,也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在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下,秦岭将永葆青春美丽!
(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