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三新”新篇第一步:暖“新”乡链实践团蓝田宣讲
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发展,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暖新乡链”实践团怀揣教育初心与专业热忱,奔赴西安蓝田社区,围绕性别平等国策宣讲与普法宣传两大核心任务,开启了一场以师范专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旅,用青春行动诠释新时代师范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宣讲性别平等,筑牢和谐基石
从职场中的“同工同酬”,讲述女性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捍卫平等的劳动报酬权;到家庭中的“共同承担家务、平等参与决策”,阐释性别平等在家庭生活中的价值,引导居民理解:性别平等不仅是政策,更应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相处理念和行为习惯。
在互动问答环节,居民们从最初的羞涩迟疑逐渐变得积极主动。“遇到职场性别歧视该怎么办?”“家庭中如何更好实现平等?”一个个具体问题,反映出居民维权意识的提升与对政策深入理解。成员们结合法律条文与实践经验答疑解惑,营造了社区内“尊重性别平等、守护妇女权益”的良好氛围。
这场宣讲不仅在社区播撒下“性别平等”的种子,也为未来构建和谐、共融的社区生态注入了师范智慧与青春力量。
二、法治教育“典”入民心,厚植治理根基
聚焦妇女权益保护,实践团摒弃枯燥的灌输式宣讲,围绕《妇女权益保障法》,结合实际案例,通过情景模拟、问答互动等多种形式,让法条“动”起来、法律“活”起来。
情景模拟中,成员扮演职场女性遭遇性别歧视、家庭妇女面临财产纠纷等角色,展现维权全过程;问答互动中,针对居民的疑问,清晰解析法律适用条件,梳理实际操作路径。通过生动实用的方式,帮助社区妇女厘清权益边界、掌握维权方法,激发群众的法治意识。
同时开展的《民法典》普法宣讲则聚焦居民日常生活的高频情境,以“案例 + 法条 + 对策”三位一体的形式,将《民法典》转化为贴身“生活指南”。如遇到“民间借贷纠纷怎么办”,就结合身边“借钱不还”案例讲解起诉流程与证据准备;面对“楼上漏水谁负责”,则依据相邻权教会居民协商与索赔办法。居民从“怕法”(因不懂法律而畏惧)逐步转向“用法”(主动用法律维护权益),让法治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定盘星”和居民生活的“压舱石”。
此次“三下乡”之行,“暖新乡链”实践团以师范专业为支点,在传播性别平等理念、培育法治意识等维度精准发力。从课堂到社区,从知识传递到能力赋能,从润物无声的理念传播到掷地有声的实践行动,处处彰显出新时代师范青年的社会责任与专业素养。
未来,团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名,携师范专业之能,深耕乡村振兴的广袤土壤。持续深化性别平等和普法宣传,拓展内容、丰富形式,让师范教育的光芒在基层实践中熠熠生辉,为社区建设注入新活力,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加多彩的青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