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学子三下乡:“农旅融合+互助养老”点亮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指示,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完善农村互助养老体系”的最新部署,在2025年7月1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张王庄村,围绕产业培育、集体经济壮大与互助养老创新展开调研,并探寻高校与村庄协作的可行路径,对张王庄村的村党支部书记王书记进行访谈,并同步进行了实地调查。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张王庄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合影
“开地,是村民最迫切的需求。”王书记回忆,“我们从最开始走低产类改造,向政府请求,张王庄村推开土地让林业局免费种树到之后由我们自己进行管理。”据王书记介绍,采摘园的水果蔬菜基本不在外面售卖,主要是发展园内采摘,来采摘的人每天络绎不绝。之后王书记向实践团介绍了张王庄村的互助幸福院。王书记介绍互助幸福院是源于政府的经济要求和张王庄村自身的真切需求:因为有一些老人可能不在这里住或者和子女在一起,如果一些老人独自在家的话可能会“凑合”吃饭,但在互助幸福院里,每天的菜单都不一样,营养均衡。
实践团成员到达幸福互助院进行实地调查。在走进幸福互助院,实践团成员看到了墙面上不仅详细标有幸福互助院的介绍、组织构成以及服务范围还有对老年人爱护的宣传标语。实践团成员查看幸福互助院的菜单以及留样柜,发现菜单中的菜品一周都是不重样的,菜品丰富且健康。据王书记所说,幸福互助院在每个节日会举行一些唱歌、跳舞、秧歌等表演,让留在村中的老人不再孤单。幸福互助院真正地解决了张王庄村留守老人的真切问题,展现了“互助养老”模式在村庄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也显现了对村庄对老人的人文关怀。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摘园实地调研 陈静涵供图
接下来实践团成员跟随王书记到达张王庄村大棚经济采摘园进行实地调查。实践团成员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采摘工作。在采摘过程中,张王庄村采摘园负责人向实践团介绍了大棚经济采摘园采用大棚与露天结合模式错峰上市,种植杏、李、葡萄、西红柿、草莓等丰富品种,道路两旁还以南瓜、西葫芦、黄瓜形成景观带,并特别打造了红枫景观区域,红枫似火,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向负责人询问“张王庄村大棚经济采摘园相较于其他采摘园有什么独特优势?”面对这一问题,采摘园负责人强调质量是吸引客源的核心:一方面工作人员深入田间,根据不同品种需求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采摘园特邀山东技术员指导病虫害防治与先进管理。双管齐下地提高农作物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还有一大优势是引入“太空种子”。负责人自豪地介绍道:“南瓜不仅能够生长至数百斤,而且口感鲜美,味道极佳,成为采摘园的一大特色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红旗漫卷处,正是青春奔赴时。张王庄的南瓜藤蔓连着黄土高原的厚土,也连着新时代青年的滚烫初心;互助幸福院的炊烟袅袅升起,映红的是夕阳,也是乡村振兴的万丈霞光。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青年一代必将以更火热的担当,让这片红色土地结出更壮美的振兴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