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青春筑梦 科技兴农”实践队探秘商南县博物馆

来源:黄甲豪、唐士贤、吴叶菲 编辑:长安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 时间:2025-07-17
导读: 为深入了解商南县历史文化底蕴,感悟红色精神内涵,7月4日,长安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青春筑梦科技兴农”暑期实践队走进商南县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解码地域文化基因与红色精神密码。 实践队在商南县博物馆合影 商南县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宣...

为深入了解商南县历史文化底蕴,感悟红色精神内涵,7月4日,长安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青春筑梦・科技兴农”暑期实践队走进商南县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解码地域文化基因与红色精神密码。

图片1.JPG

实践队在商南县博物馆合影

商南县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步入博物馆展厅,史前恐龙蛋、饕餮纹青铜鼎、释迦牟尼佛像、汉代古墓砖……从史前文明到近代岁月,百余件文物以静默的姿态排列成历史长廊。队员们感慨道:“这些文物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活着的历史证言。”在感慨商南历史悠久之余,队员们也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深深折服。

图片2.JPG

实践队员参观商南县博物馆馆藏

博物馆工作人员以沙盘模型还原商南“一脚踏三省”的独特区位:这座依秦岭、傍丹江的小城,曾因商於古道成为“北进关中、南达吴越”的商贸咽喉,至今留存着阳城驿等千年驿站遗址。在红色历史展区,白鲁础苏维埃政府旧址复原场景与红七十四师整编图文将时间拉回1935年——李先念、徐海东等革命家在此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商南百姓以“一门三烈士”的壮举守护红色政权,28名苏维埃干部血染热土。此次参观让实践队完成了一次跨越历史的精神对话——从史前文明的厚重积淀到红色基因的血脉传承,从地理枢纽的战略价值到革命老区的奉献精神,商南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根脉所在、力量所系”的深刻内涵。

图片4.JPG

实践队与工作人员交流

随着博物馆参观结束,长安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青春筑梦・科技兴农”暑期实践队踏上返程。五天实践中,队员们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在乡村产业园区调研种植技术,在乡村小学开展科普课堂,实地了解基层教育、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实际难题。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持续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用青春热血践行“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为乡村振兴伟业和民族复兴大业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 长安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