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志愿者在行动,西外学子携AI防骗课程走进周至乡村课堂

来源: 编辑:Aurora 时间:2025-07-22
导读: 志愿者在行动,西外学子携AI防骗课程走进周至乡村课堂 “豆包豆包,请给我讲一个故事...

志愿者在行动,西外学子携AI防骗课程走进周至乡村课堂

“豆包豆包,请给我讲一个故事!”“豆包豆包,怎么判断一个电话是不是骗子?”在陕西省周至县司竹镇童心幼儿园,一群年纪从幼儿园中班到小学五年级不等的孩子围坐在教室里,脸上写满了好奇。2025年7月18日,“星昱九州”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这里,带来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启蒙课堂。这不仅是一节普通的科技课,更是一场关乎未来数字安全的公益宣讲。

本次活动是“星昱九州”团队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推动AI科普教育走进乡村学校,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信息安全意识。在社会日益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儿童面对网络欺诈等隐性风险的能力亟需提升,然而这部分内容在乡村教育中却鲜有覆盖。团队希望通过浅显易懂的讲授形式与趣味互动方式,让科技教育真正贴近儿童视角,深入校园生活。

当天早上6时40分,志愿者们在学校门口集结,整装出发。身披红色志愿者马甲,手举队旗,伴随着阳光与微风,队伍正式踏上前往司竹镇的旅途。约两个多小时后,团队抵达童心幼儿园,并在赵翠花院长的协助下迅速展开工作布置。考虑到部分孩子尚未到园,赵院长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络协调,最终凑齐了两个教学班级的人数。

活动采取“双班并行”的授课方式,志愿者按照孩子年龄大小分别编组,由王一帆与吕晨淼担任主讲人,辅以PPT演示、互动游戏、AI实操演练等形式,构建出一套适合乡村儿童理解的AI防骗科普课程。

image.png

图为课堂讲解 李婵娟 摄

课程伊始,孩子们对于“人工智能”大多感到陌生,部分孩子甚至以为“AI是一个动画人物”。为了打破这种认知障碍,志愿者刘斐然现场通过AI语音助手“豆包”进行了互动演示——不仅展示其识别语音、背诵诗词、回答问题的能力,还通过模拟骗局对话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AI技术既有好处也有风险。

孩子们很快被AI的“智慧”吸引,踊跃参与互动。志愿者在课堂上着重介绍了几个常见的AI手法:如利用AI变声冒充父母进行语音、假冒老师发送缴费链接、通过“智能客服”诱导透露个人信息等。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习了“三不一问”防骗法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情况先问大人。

image.png

图为ai互动环节 李婵娟 摄

“很多农村的孩子平时接触不到这些内容,但这恰恰是他们最容易被误导的地方。”队员吕晨淼说,“我们不能指望一节课让他们全面理解AI,但至少可以帮他们建立起一个基本的安全意识。”

除了课堂内容,团队还设计了知识竞答、绘本展示等延伸环节,鼓励孩子们将课堂内容表达成图画或故事。活动最后的简易问卷显示,超过八成孩子表示“第一次知道AI”“以后还想学这种课程”,不少家长也通过孩子反馈表达出肯定。

image.png

图为知识竞答环节 李婵娟 摄

中午12点,随着课程与现场整理工作的结束,志愿者们陆续收拾材料准备返程。许多孩子拉着志愿者的手不愿松开,教室外不时传来“姐姐再见”“哥哥下次还来吗”的话语。这些简单朴素的声音,让队员们意识到这场“短暂”的授课,可能会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留下长久的回响。

未来,“星昱九州”团队计划将AI防骗课堂持续推广到更多乡村地区。他们希望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乡村孩子也能拥有与城市儿童同等的认知起点。科技不是距离,而是桥梁,而这桥梁的建设,就从一次次生动的讲述开始。

通讯员:西安外国语大学 张梓萌


责任编辑: Aurora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