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邮学子宝鸡行:深挖木版年画传承困境,探索非遗创新活化新路

来源: 编辑:伊姆林 时间:2025-07-29
导读: 2025年7月23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奔赴宝鸡,将目光聚焦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鸡木版年画。队员们深入调研,直面传承断层危机,捕捉创新探索亮点,并积极联手传承人,为这项古老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探寻切实可行的路径。 图 1传...

2025年7月23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奔赴宝鸡,将目光聚焦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鸡木版年画。队员们深入调研,直面传承断层危机,捕捉创新探索亮点,并积极联手传承人,为这项古老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探寻切实可行的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708230303(1).jpg

图 1 传承人向团队成员讲解非遗 罗延彤摄

直面传承困境:人才断层成最大挑战

实践队抵达后,第一时间走访木版年画核心产地,并与国家级传承人邰立平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揭示了一个严峻现实:创作人才断层已成为制约木版年画传承发展的核心难题。 队员们了解到,在全国现存的17个主要木版年画产地中,多数仅有3-4位具备独立创作能力的艺人。同时,现有的培训模式周期长(通常需7年)、形式化倾向明显,导致愿意投身于此的年轻人寥寥无几。这一发现精准印证了行业总结的痛点——“创作人才断层、培训成效待提升”。通过详实的问卷、访谈记录,实践队为后续研究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

image.png

图 2 传承人在制作木板年画 罗延彤摄

捕捉创新亮点:传统技艺焕发现代生机

调研中,队员们也欣喜地发现了木版年画在创新领域的积极探索。传承人向团队展示了大量二次创作成果:融入环保理念、教化寓意的现代题材作品,以及与奥运会等重大主题结合的创新案例。部分创新年画在八大美院展览中一度售罄,更与国家博物馆、腾讯等机构开展了深度合作,如参与天安门倒计时牌设计等项目,成功实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的跨界融合,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队员们实地观摩了这些作品,并深入分析市场反馈,积极探寻“传统+现代”的可持续融合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708230424(1).jpg

图 3  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合影留念 罗延彤摄

 此次宝鸡之行,西安邮电大学学子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实际行动,深度解码宝鸡木版年画的传承密码。他们不仅精准把脉了技艺传承的痛点,更积极探寻创新活化的突破口,并致力于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为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团队表示将持续跟进项目进展,期待见证宝鸡木版年画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责任编辑: 伊姆林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