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农葡萄酒学院赴冀调研收官:解码绿色发展与人才战略,赋能产业未来

来源: 编辑:夏晨风 时间:2025-07-31
导读: 河北怀来、昌黎电(2025年7月31日)——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绿韵葡乡”实践团历经数天,圆满完成对河北省葡萄酒产区的深度调研。这支由7名葡萄酒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怀揣着对葡萄酒产业的热忱与专业知识,深入张家口怀来县与秦皇岛昌黎县...

河北怀来、昌黎电(2025年7月31日)——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绿韵葡乡”实践团历经数天,圆满完成对河北省葡萄酒产区的深度调研。这支由7名葡萄酒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怀揣着对葡萄酒产业的热忱与专业知识,深入张家口怀来县与秦皇岛昌黎县的10家标杆酒庄。他们聚焦当下产业发展的关键议题——“绿色低碳转型”与“人才需求动态”,旨在为产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一代的智慧与力量。

实践团精心选定怀来官厅湖畔与昌黎碣石山麓这两个核心区域,开启了全面且深入的调研之旅。他们走访了迦南酒庄、中粮长城、中法庄园、茅台葡萄酒、金士通国际酒庄等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采用了实地观测、技术访谈、岗位实践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维度地收集信息。

53db46524853dd24b70b0c3cf93051ca.jpg

一方面,他们系统梳理了酒庄在生态种植、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关键环节的创新举措。例如,在生态种植方面,详细了解酒庄如何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葡萄种植的生态化、可持续化;在能源利用上,探究酒庄如何引入清洁能源,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在废弃物处理环节,关注酒庄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另一方面,实践团同步调研了酒庄的人才招聘体系与岗位能力需求。他们与酒庄的人力资源部门和各岗位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酒庄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各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在怀来产区,迦南酒庄凭借其独特的“山—湖—风”自然生态系统,构建起一套高效的节水滴灌与有机肥料循环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还通过有机肥料的循环利用,改善了土壤质量,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更加健康、肥沃的环境。得益于这套先进的生态体系,迦南酒庄连续多年蝉联“世界百大葡萄园”的殊荣。其马瑟兰品种种植基地更是采用了机械化精准管理技术,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降低了30%化学药剂的使用,既保证了葡萄的品质,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昌黎产区,金士通国际酒庄首创的“葡园生草覆盖法”引起了实践团的浓厚兴趣。这种方法通过在葡萄园种植特定的草本植物,不仅有效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减少了杂草与葡萄争夺养分和水分的情况,还显著提升了土壤的固碳能力,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茅台葡萄酒厂则在能源利用方面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通过光伏发电,其酿造过程中的能耗有50%得到了覆盖,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能源成本,还减少了碳排放,为实现绿色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凭借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突出表现,茅台葡萄酒厂的产品荣获国际葡萄酒大奖赛金奖,这无疑是对其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的高度认可。

3b74ee262b89776dca7efe5a860fe2e7.jpg

中法庄园在产业链低碳转型方面走在了前列,他们推行的“酿造废水生态净化-灌溉回用”闭环系统,实现了酿造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通过一系列的生态净化技术,将原本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酿造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灌溉标准,然后回用于葡萄园的灌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中粮长城则在包装环节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引入轻量化玻璃瓶包装。这种包装不仅减轻了产品的重量,降低了运输成本,还通过减少玻璃的使用量,年减碳超200吨,为整个产业链的低碳转型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efa6d228d30f8166799669e97847cd77.jpg

随着葡萄酒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酒庄的招聘需求呈现出“技术+市场”双驱动的特征。在技术类岗位方面,酒庄急需葡萄栽培师、酿酒工程师、品控专员等专业人才。这些岗位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病虫害绿色防控、发酵过程碳足迹测算等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例如,葡萄栽培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葡萄种植方案,确保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酿酒工程师则要运用先进的酿酒技术和工艺,将葡萄转化为高品质的葡萄酒;品控专员需要对葡萄酒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在跨界类岗位方面,文旅策划、电商运营、国际商务岗位的需求增长迅速,占比提升了40%。这些岗位要求从业者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将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领域有机结合起来。以迦南酒庄为例,他们明确表示需要具备双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熟悉葡萄酒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与国际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开展国际商务合作。

为了满足葡萄酒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张家口市实施了《产业人才领跑计划》,并建立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该产业园为葡萄酒企业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人才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人才资源、开展人才培训、举办人才招聘活动等方式,为企业定向输送人才。同时,张家口市还定期举办“主导产业专题招聘周”,为葡萄酒企业提供了一个集中招聘人才的机会,促进了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对接。

怀来县则采取了更加精准的人才培养策略,联合高校开设“订单班”。这些订单班根据葡萄酒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了种植技术与数字化营销等专业课程,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专业人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保障。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葡萄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痛点问题。基于此,他们建议学院增设“葡萄酒绿色工艺”“产区品牌策划”等课程,以满足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他们还强调要强化校企联合课题的研究,例如马瑟兰品种抗逆性研究。通过校企合作,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为酒庄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

实践团提出了“酒庄-高校-政府”三方协作模型,旨在构建一个长效的合作机制,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习基地共建方面,他们建议在昌黎茅台酒厂设立暑期岗位实践点,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人才孵化平台方面,实践团建议依托张家口人力资源产业园,发布产区联合招聘目录。通过整合各酒庄的人才需求信息,为求职者提供一个全面、便捷的招聘信息平台,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人才招聘渠道。

调研结果显示,河北产区正通过科技降碳、三产融合、人才定制三大抓手,积极突破发展瓶颈,推动葡萄酒产业的转型升级。迦南酒庄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在风土,更在青年——他们用专业知识让土地说话。”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青年人才在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风过葡园,绿染藤蔓。这支年轻的队伍在燕赵大地上,以脚步丈量产业的温度,以数据解构发展的密码。他们的调研之旅不仅是一次学术实践,更是一次对中国葡萄酒产业未来的探索和思考。而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恰是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舞台的青春注脚,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葡萄酒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 夏晨风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