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探寻家庭温情密码,托举农村教育希望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贺冰雁 时间:2025-08-14
导读: 为深入探究农村家庭 多代支持 与儿童教育发展的内在关联,揭示 其 具体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一支由5名本科生组成的调研团队,于今年暑期奔赴陕西省安康市和渭南市的多个乡村,开展了 为期两周 田野调查。 迎着盛夏的朝阳,团队成员们带着精心设计...

为深入探究农村家庭多代支持与儿童教育发展的内在关联,揭示具体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一支由5名本科生组成的调研团队,于今年暑期奔赴陕西省安康市和渭南市的多个乡村,开展了为期两周田野调查。

迎着盛夏的朝阳,团队成员们带着精心设计的问卷和访谈提纲,深入安康市汉滨区和渭南市韩城市的质朴乡间。调研摒弃了单一的数据收集模式,采用了问卷查、深度入户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家庭的经济支持、情感支持、日常照料、教育支持和儿童学业表现为主要调查内容调研过程中,团队累计走访了超过30户农村家庭,与40余名儿童他们的父母、祖父母以及当地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获取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数据和故事。

在与这些家庭的深入交流中,团队深刻体会到,家庭支持远不止于物质层面。长辈们的话语如同潺潺溪流,承载着家族的智慧、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悄然浸润着孩子的心灵。在孩子们自信的笑容里,在他们认真书写的作业本上,在老师反馈的进步中,都能看到这种精神支持的深刻印记。“一位奶奶反复对孙子强调‘读书明理’,这种朴素的家族期望,无形中成了孩子努力的动力。”一位队员分享道。这种根植于家庭、代代相传的温情密码,是理解乡村教育韧性与儿童发展希望的关键所在,也坚定了我们用专业研究服务乡村的责任担当。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教育,是民族的希望。此次调研不仅是一场学术的探索,更是一次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践行。我们共同期待能为农村儿童的成长铺就一条更加坚实的道路,让每一颗种子都能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 贺冰雁
声明:本文转自于互联网,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