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陕西工院学子走近铜川耀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和李豪 时间:2023-07-27
导读: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贫困群众 内生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陕西铜川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因地制宜, 按照“党建引领促脱贫、特色产业促振兴”的发展思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陕西铜川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因地制宜,按照“党建引领促脱贫、特色产业促振兴”的发展思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走出了一条抓非遗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的路线。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寻脉非遗助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实地走访了铜川市两区两镇五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陕西铜川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以物质为体征文化传承,而是以“人”作为传承的核心。耀州青瓷始于唐,盛于宋,没落于元。是北方第一个官窑,北宋时已是中国瓷器集大成者,但一失传便是800年,耀州窑的复生和发展是如今陕西陶瓷文明的重要问题。

be6d2cac3d08ff639ffa5fe29e22830.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耀州窑文化基地前合影留念

7月8日下午,实践团前往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耀州窑文化基地、耀瓷小镇,初步认识铜川耀瓷发展现状。通过与工作人员、商户手艺人亲切交谈,发放并回收调研问卷,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如今铜川黄堡已经对耀瓷产业发展创新作出努力。周边老工业集中区旧厂房闲置,加以利用改造后变废为宝,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环保陶瓷产业的基地园区;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道路,走一条以乡村度假、研学体验、休闲旅游、文创研发为主的文旅产业集群,以产业振兴带动周边村镇经济持续向好。

7456bcce9a929aef107455c2fc580a0.jpg

图为耀州窑博物馆讲解员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各历史时期珍贵耀瓷文物、标本

7月9日,实践团郑重以待,走进耀州窑博物馆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到耀州窑从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至今1400余年的连续烧瓷历史与辉煌的历史、文化、艺术成就,以及雕花、刻花、划花、贴花、印花、剔花等工艺的具体过程。展览中模拟复原的场景有“十里窑场”盛况、炉火不夜、古代制瓷工艺流程演示、窑炉内部烧造场景、祭窑神、耀瓷与民俗特展,给实践团成员以穿越时空、走进历史、身临其境的体验。

acb1194252ba48346b66abb36b8ccc7.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宋皓东

在耀州窑博物馆附近,实践团的成员有幸采访到了耀州窑高级工艺美术师宋皓东师傅,在观看宋师傅制瓷拉抷现场的同时与他进行了亲切交谈,主要探讨了目前耀州窑在传承与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宋皓东师傅是耀州古瓷现代化杰出代表——李家瓷坊的传承匠人,在传统瓷器制作与现代审美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宋师傅表示目前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方向不明。作为过去传统家庭式的李家瓷坊,部分技艺娴熟的匠人年纪较大,已经无法再从事相关劳累的工作。当地的年轻人较少,没有人愿意从事这一类辛苦且薪水微薄的工作,这就直接导致了生产环节中传承的脱节问题。如何通过技艺传承打通产业发展瓶颈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实践团成员从青年学生视角与宋师傅进行探讨,发放调研问卷,更深层次思考了青年一代传承非遗、助力家乡发展的可行路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进一步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脉。但是受经济社会的影响,青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明确,整体社会风气较浮躁。更注重工作的经济收入,而耀州瓷产业价值体现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所谓传承,重点在于人才的“续力”,实践团成员与宋师傅一致认为,师古而不泥古,陶瓷艺术家以及年轻一代传承人,都应当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创新。掌握时代信息,与新时代社会发展进行衔接、避免脱节,发掘产业动能,方能保持年轻化与更高速发展,从而吸引更多传承者。

470a6fa4847ca0b5dceb7ff043cfc14.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陈炉镇游客问卷调研耀州瓷传承发展情况

与宋皓东师傅告别,实践团深入黄堡镇以及印台区各窑址,针对非遗传承、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建设、文化旅游路径等方面,向匠人、村民、游客发放调研问卷,开展走访调查。本次问卷对不同群体进行分类调研,覆盖各个年龄层面,共发放调研问卷52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

2125500f2fbca0f575187f265ff95b4.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王家瓷坊陶瓷展示墙前合影留念

参观耀州窑博物馆、耀瓷小镇,走访调研耀州窑文化基地、黄堡窑、立地坡窑、陈炉窑等窑址,是实践团利用地域优质文化资源、探寻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青年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的“必修课”。新时代青年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知识如何发挥运用,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淬炼青春、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 和李豪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