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建大信控学院三下乡:秦腔表演深入人心,文化传承源远流长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 编辑:景琳雅 张哲睿 时间:2022-08-04
导读: 2022年7月2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再次出发。继陈耀武秦腔脸谱工作室后,实践团前往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宝鸡戏曲剧院进行调研。团队主要从剧院背景,戏剧特点,传承方...

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了解秦腔的发展历史、传承现状等问题,为秦腔的传承问题找到合适的出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的视野,被更多人了解、喜爱,2022年7月2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再次出发,前往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宝鸡戏曲剧院进行调研。任职于宝鸡市戏曲剧院的国家二级演员杨朝霞副院长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团队主要从剧院背景,戏剧特点,传承方式及发展历史等方面进行采访。

朝霞副院长是任职于宝鸡市戏曲剧院的国家二级演员,多次担任秦腔剧目主演,在多个剧目中成功的塑造了不同性格的艺术人物形象,深受业内人士及广大戏迷的喜爱和好评。杨副院长用生动有趣,简便易懂的语言带领实践团深入了解秦腔各方面知识。在她的带领下,实践团领略到宝鸡戏曲剧院历史和秦腔文化的魅力。

杨副院长首先带领实践团参观剧院。“我们剧院从创办到现在已经有70年的历史了,而秦腔在我们剧院大大小小的演出中都是十分受欢迎,很有市场的。”杨副院长看着戏剧院大厅的老照片说到。对于秦腔的发展历史,实践团在陈耀武秦腔脸谱工作室的采访中就已经有了部分了解。实践团队长黄天阔提出剧院与戏曲发展的相关问题,杨副院长一一耐心回答,为实践团答疑解惑。在杨副院长的介绍下,团员们进一步了解到了秦腔的特点。秦腔诞生于大西北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莽莽苍苍,东有黄河之九曲回肠,西有华山雄奇峻险。孕育于这样一种环境里的秦腔,自然是朴实、粗犷、深刻、高亢激越、粗犷豪壮的,富有夸张性且善演历史剧。通过具有特色的陕西方言与演员的肢体动作,表现出剧目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image.png

(图为杨副院长为实践团介绍剧院历史)

“这些都是过往陪伴我们几十场乃至上百场的道具,陈列在这里,让我们总能回想起曾经那段艰苦的日子。”在道具室,杨副院长为我们悉心介绍各种各样的道具,“戏院创办初始,条件十分艰苦,老一代的演员咬牙坚持,才闯出一片天地”杨副院长不断感叹道。剧院发展前期,老一代的艺术家们在经费紧缺、演员人才不足的艰难环境下苦苦支撑,是因为他们坚信秦腔这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它对戏曲文化乃至中国文化都是影响深远的,只要坚守,秦腔就不会落寞,传统文化的火把就能够延续。而道具室中一面墙上,满满悬挂着散发金光的的各项荣誉奖章,是老艺术家们为文化传承所做出奉献和努力的标志。

image.png

(图为杨副院长为实践团介绍演出道具)

image.png

(图为陪伴剧院成长多年的演出道具——发冠)

参观完毕后,杨副院长邀请实践团到会议室内接受实践团的采访。“我们戏院发展,是因为剧院上下一心,都怀有一颗热爱戏曲秦腔的心。”杨副院长从11岁就开始练习戏曲,虽然当时人们对学习戏曲这门技艺怀有偏见,但是杨副院长仍旧拥抱自己的热爱,坚持不懈学习,即便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成为了国家二级演员,踏实努力地走到了今天。杨副院长在和实践团队员交流中,提到她本人对戏曲表演的未来发展抱有极大的信心和展望:“有很多人都喜欢看我们演的戏,现在国家扶持的力度也十分之大,戏曲相关的非遗文化也在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中,我有信心戏曲继续走下去,并且走的更好,更远。”

“我们演员都在非常努力的表演,但不知道为什么,现代的新戏就是没有传统戏更受欢迎。”在采访过程中,实践团还了解到,很多观众向剧院反馈,认为剧院推出如《焦裕禄》等秦腔现代戏曲不如古典戏曲受欢迎,实践团非常耐心地回答了自己的观点。次日,实践团前往宝鸡市凤翔区六营村采访老人时,特地咨询了相关问题。据调查,人们普遍更喜欢传统戏曲,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秦腔受众大部分是老年人,另一方面是因人们认为古典戏曲在千百年的流传中,经过无数戏曲家的创作与打磨,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而现代戏曲与传统戏曲相比,剧情简单直白,不够曲折动人,导演对节目的制作也不够吸引人。image.png

(图为杨副院长接受实践团采访)

image.png

(图为杨副院长与实践团代表的合照)

随着时代和观众口味的变化,传统戏曲的观众正在不断流失。如何在保持“本色”的同时,拉近与年轻受众的距离,是包括秦腔在内的戏曲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对于戏曲的传承,杨副院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结合时代发展特色,将时代精神融入到戏曲中去,在政府的扶持下培养下一代演员,进一步加强群众宣传,带人民大众领略戏曲艺术和秦腔文化的美,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让创新与传统在戏曲中共同发光。实际上,宝鸡戏曲剧院已经实现戏曲进校园,现代剧编排等宣传改进项目,为戏曲文化的推广及传承持续努力着。

戏曲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还是最终铸成中国文化的品牌特征和民族魅力的重要内容。回归传统的传承,搭上戏曲繁荣的高速列车,赋予古老艺术年轻态,让戏曲之美滋养祖国的每一片土地,是我们现如今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文化处在全球化语境的形势下,我国戏曲需要适应这种新发展、新变化,要提高创新能力,在保持优秀传统前提下进行语境置换,与国际接轨,适应多元化的审美趣味,才能在未来持续散发自身独有的文化光辉,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撰稿:景琳雅

        摄影:张哲睿

责任编辑: 景琳雅 张哲睿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