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不忘红色精神,争做时代青年

来源: 编辑:祁 时间:2023-07-09
导读: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在中国共产党百折向前的奋斗历程中,一大批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光辉、散发着中国泥土香味的宏篇巨著中,如喷薄欲出之朝日,于黑暗照亮中国共产党的前行之路;一大批记录着民族苦难与抗争、激励民众斗志的战斗檄文,于彷徨中呼唤广大民众的...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在中国共产党百折向前的奋斗历程中,一大批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光辉、散发着中国泥土香味的宏篇巨著中,如喷薄欲出之朝日,于黑暗照亮中国共产党的前行之路;一大批记录着民族苦难与抗争、激励民众斗志的战斗檄文,于彷徨中呼唤广大民众的觉醒,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

故纸览苍黄,初心永庚续。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体会红色精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党史学习教育暑期实践团于2023年7月9日前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进行学习调研。

7月8日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历史渊源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中国共产党为了便于与国民党商讨共同抗日事宜,在七贤庄一号设立了合法机构红军驻西安联络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根据国共两党合作的决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红军驻西安联络处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博古、吴玉章等多次在此工作、居住,白求恩、柯棣华和巴苏大夫也在此居住过。在抗日期间办事处的主要工作是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方针,扩大统一战线,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并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培养并逐步壮大革命的力量,同时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领取、采购、转运战争物资、支援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7月9日实践团成员通过讲解员讲解学习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现有藏品

image.png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它是1936年至1946年我党我军设在国民党管辖区西安的办事机构,在全国所有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斗争时期最长、影响最大。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末期,整个抗日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它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它光荣的历史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一号院原状复原陈列是一处面积为1360平方米的工字型四套院土木结构的平房院落,遵照“保存原貌,以存其真”的方针,复原开放了接待室、办公室、会客厅、秘书室、救亡室、理发室、机要室、地下室和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同志住室,还复原了白求恩大夫等国际友人的住室,再现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历史风貌。三号院辅助陈列用大量生动、翔实的历史照片、文献、图表和文物,分“团结御侮共赴国难”、“西办功绩永载史册”、“巍巍宝塔中流砥柱”、“坚守阵地完成使命”、“当年红色桥梁今日传统课堂”五个部分,系统地对“八办”的历史背景、主要工作和历史地位作了全面介绍。四号院专题展览用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向人们讲述了美国著名作家海伦.斯诺在中国的革命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这个富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历史文化气息的博物馆中漫游,被各种文物吸引,思绪也被带回那些历史场景中。通过这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老一辈的艰苦,也更加感受到革命先辈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及无私奉献的伟大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不忘初心行致远,牢记使命再出发。纪念馆中记录了近代中国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争取人民自由的奋斗过程,它折射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操的光芒,依然烛照着我们在新时代里阔步前行。

通过这次实践,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正是当初的红色革命家舍身忘我地为人民服务才有了现如今安静祥和的生活。望所有新时代的中国同胞,勿忘红色革命家,勿忘红色历史。

 


责任编辑: 祁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