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三下乡:声声推普入双河,语润川南助振兴

来源:长安大学赴四川宜宾暑期社会实践队 编辑:王妍 时间:2023-07-21
导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5日,长安大学“宜宾寻红脉·长宁看振兴·推普助农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双河镇与犁头村开展推普活动。 实践团队根据川南地区地方特点,制定了“推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5日,长安大学“宜宾寻红脉·长宁看振兴·推普助农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双河镇与犁头村开展推普活动。

实践团队根据川南地区地方特点,制定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查问卷,团队成员深入双河镇与犁头村附近商户及周边居民,分组开展调研与走访,了解当地乡村人群普通话应用能力和学习需求状况。问卷内容涵盖被调查者的年龄、民族、户籍住址及日常生活中普通话的使用情况,从多个角度掌握乡村居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了解当地重点人群普通话应用及推广情况。

图片 1.png

 实践队员向居民推广普通话

图片 3.png

 实践队员在街头开展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

7月15日下午,实践小队来到双河镇中学对当地学生开展推普活动。学校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要阵地,实践小队根据该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丰富多彩的特色推普活动走进校园。团队成员刘好围绕普通话与方言的联系和区别,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语言及当地宜宾话概况,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发放相关问卷,及时收集同学们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信息,团队成员主动为学生们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提供帮助。

 图片 5.png实践队员面向学生开展推普课程

在第二环节中,刘好以北京作家老舍的话剧《茶馆》为例,邀请同学们上台用方言朗读作品片段,在一片热闹与欢笑声中,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普通话与方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区别。在实践小队的讲解与宣传下,同学更加理解了学好普通话对自己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说好普通话,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 8.png学生踊跃参与话剧《茶馆》演绎

实践小队圆满完成双河镇与犁头村的推普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宜宾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重点人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状况、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相关了参考数据。经过此次实践,团队队员纷纷表示在推普的过程中更加理解了普通话对于地区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同时认识到我国部分地区的推普行动仍然任重而道远,团队成员将利用本次调研成果继续推进未来推普实践活动开展。

图片 10.png实践队与双河中心学习老师合影


责任编辑: 王妍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