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三下乡赴西安非遗学习团来到陕西西安永
玩影戏,识非遗
——非遗复兴实践队皮影学习之旅
2023年7月19日,机电学院赴西安非遗学习团来到陕西西安永兴坊,展开了对陕西省非遗文化中的皮影戏的深入学习与体验。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让年轻一代更加深入了解和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皮影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它是一种通过手工制作平面人物影子,并将其投射在布幕上以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据文献记载,皮影最早出现于中国的战国时期,那时人们发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形成了美丽的倒影,启发了他们尝试以人工制造影子来进行娱乐或表演。通过将动物皮革进行剪切,创造出具有形象特征的影子。这一技术在唐宋时期逐渐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为完善和成熟的皮影艺术。
在陕西省,尤其是在西安,皮影戏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皮影戏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经过多代艺人们的努力与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陕西风格。这种风格在唱腔、表演技巧和剧目选择等方面有着独特之处。
在本次实践学习中,大家走进了西安永兴坊,在皮影戏展览厅内,学习团成员们聚精会神地欣赏着由陕西皮影艺人呈现的精彩演出。皮影的光影交错、生动形象的剪纸人物、悠扬的唱腔,令每位团员都为之动容。观看过程中,团员们与现场的皮影戏演员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这项艺术的热爱和传承之道。
紧接着,学习团成员们有幸进入皮影戏后台,与陕西省著名皮影戏表演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采访。这些手艺人凭借多年的训练和经验,将皮影戏艺术与西北地方戏曲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陕西风格。在采访中,手艺人们分享了他们对皮影戏的热爱与坚持,以及他们付出的辛勤努力,致力于将这一非遗项目传承给更多的后代。
不仅如此,学习团成员们还积极参与到实际的皮影戏学习中。在得到手艺人的指导下,他们亲手体验了剪纸制作、唱腔发声等皮影戏的技艺。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和练习,大家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皮影戏技巧,并深刻体会到其中的难度和精妙之处。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学习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陕西省非遗文化中的皮影戏,如今,陕西省的皮影戏已成为陕西地区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保护。通过组织各类展览、演出和培训等活动,推广皮影戏给更多人认识并愿意学习这种传统艺术。在本次学习活动不仅拓宽了学习团成员们的文化视野,增强了他们对陕西省非遗文化的理解,同时也为陕西省非遗文化的传承献上了一己之力。